崔雪回神色自若地接话:“确实不寻常,石像体内似乎藏了什么东西,怨气极重。不过已经被我们净化销毁了。”
她故意说得轻描淡写,随即拉着温若寒往旁边走了几步,转移了话题,“温大哥,我正有事要跟你说。”
温若寒虽然与他们交好,但他对力量的追求近乎执着。难保他会不会又想岔了,走上歪路。有些事情,还是不告诉他为好。
温若寒挑眉:“藏色丫头这么严肃做什么?”
崔雪回压低声音道:“你这堂侄女和侄儿,是难得的好苗子。”
她朝温情方向使了个眼色,“那小姑娘方才临危不乱,护着弟弟指挥村民撤离,这份胆识和心性,放在整个修真界都少见。”
温若寒若有所思地看向温情,小姑娘正蹲着给弟弟整理衣襟,动作轻柔却利落,眉眼间透着远超年龄的沉稳。
“哦?” 温若寒来了兴趣,低声道:“能被你这‘先知看中的孩子……”
崔雪回打断他:“温宁那孩子虽然胆小,但天赋极佳。”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最重要的是,这两个孩子心性纯良,知恩图报。温大哥若信我,不妨好好培养。”
温若寒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知道崔雪回已经在幻境中看到众人的未来,她特意点出的孩子,必定非同寻常。
“有意思。” 温若寒大步走向温情姐弟,居高临下地打量他们,“抬起头来。”
温情虽然紧张,却毫不退缩地仰起脸。温宁怯生生地抓着姐姐的衣袖,但还是听话地抬头。
“多大了?”
“回宗主,弟子八岁,弟弟六岁。”
“学过什么?”
“读过《黄帝内经》,认得三百味药材,会配基础方剂。”
“修为如何?”
“爹爹说明年会结丹……”
温若寒突然出手,一道灵力打入温情经脉。小姑娘闷哼一声,却咬牙站稳。接着他又以同样方式试探温宁,小家伙脸色发白,却倔强地没有哭出来。
“根骨不错。” 温若寒收回手,转向温若安,“若安,这两个孩子我带走了。”
温若安愣了一下:“这……堂兄的意思是?”
“从今日起,他们住在不夜天,就是我们岐山温氏的三小姐和四公子。”
温若寒不容置疑地说,“温情入我门下修行,温宁年纪尚小,先跟着学基础。每月准你探望一次。”
温若安又惊又喜。他父亲与温若寒的父亲是堂兄弟,到了他们这一辈,关系又远了一层,因此他们岐黄一脉在温氏并不受重视。如今自己的儿女竟能得宗主亲自教导,这等机缘,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他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堂兄……这、这实在是孩子们的福气!”
温情震惊地瞪大眼睛,温宁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姐姐。
崔雪回适时走过来,蹲下身平视两个孩子,手搭上他们的小肩膀,轻声安抚:“好孩子,这是难得的机会。温宗主亲自教导,多少人求都求不来。”
温情这才深吸一口气,拉着弟弟跪下:“弟子拜见师父!”
温若寒满意地点头:“起来吧。明日一早启程。”
他转向崔雪回,意味深长地说,“藏色丫头,这份人情我记下了。”
崔雪回笑而不语。她知道,以温若寒的性格,越是看重的人,越会严加管教。但这对姐弟若能得他真传,将来必定能改变原本悲惨的命运。她也算还了他们拼死护着阿婴的恩情。
魏无羡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温宁!你要去不夜天啦?以后我去找你玩!”
温宁终于露出笑容,小声说:“好……”
蓝忘机默默站在一旁,看着魏无羡和温宁拉钩约定,袖中的手悄悄握成小拳头。
这时,温情突然走到崔雪回面前,深深一拜:“多谢仙子提携之恩,温情永世不忘。”
崔雪回扶起她,温声道:“好好修行,照顾好弟弟。将来修真界,还要靠你们这样的年轻人。”
当天午后,温若寒拉着崔雪回几人挨个比试了一番,直到心满意足了,才放过他们。
第二天一早,温若寒就带着新收的弟子先行离去。崔雪回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这对重情重义的姐弟,这次定会走出不一样的人生。
三大三小,一行六人,简单收拾了一番,也辞别了温若安,打算南下继续游历。
时光飞逝,转眼又过了大半年。
魏无羡八岁多了,蓝忘机九岁,蓝曦臣十一岁,三个孩子都长高了不少,眉眼间也渐渐显露出世家子弟的气度和风范。虽然性格各不相同,但个个都神采飞扬,充满了朝气。
这段时日,六人一路除祟,时常露宿野外,蓝启仁和蓝曦臣共用一个帐篷,就是魏无羡炼制的那种。没有了锦衣玉食,却也颇具野趣,两人对魏无羡的各种奇思妙想大为震惊,很快便适应了这样随性而为的日子。
沿途中,他们见识了不少人间冷暖,也做了不少行侠仗义的事。亲眼见过朱门酒肉臭,也见过路有冻死骨,见过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也见过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之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蓝启仁渐渐认识到,自己先前企图以家规约束一个人的心性,是件多么离谱的事。这世间,最难琢磨的就是人心,最善变的也莫过于人心,又岂是靠几条规矩就能管得住的?
他们六人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许多人都知道,有两个仙子和一个仙君带着三个小仙童,专管天下不平事。
蓝启仁之所以被称为仙君,是因为被崔雪回捉弄了好几次后,终于下了狠心剃掉了胡子。他天生一张娃娃脸,虽年近而立,却依旧如青春少年般清俊无双,眉眼间透着一股书生意气,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之风。
蓝启仁在岳阳城除了一只为祸多年的蛇妖后,当地百姓为了表达谢意,特意请来城中最有名的书法大家,题了一块匾额,上书“清壑君”。
白发苍苍的老城主解释道
第25章 温氏三小姐/四公子 清壑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