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十年后的我坐在书桌前给你写这封信时,窗外的玉兰正落得满地都是,像极了你二十多岁时总爱在傍晚蹲在楼下捡的那些花瓣。那时候你总说花瓣落地太快,就像时间,抓都抓不住,可现在我看着这些花瓣,突然想告诉你:慢慢来,真的没关系。
     你还记得吗?十年前的你总在焦虑时间不够用。早上睁眼第一件事是算今天能挤出多少小时,通勤时耳机里塞着速记课程,午休时扒着饭刷单词APP,晚上躺到床上还要在备忘录里列明天的待办清单,直到眼睛酸得睁不开,才发现又有三件事没做完。那时候你总觉得,一天不做满八个小时“有意义的事”就是浪费,可越逼自己,越觉得时间像指缝里的沙,攥得越紧漏得越快。
     其实现在的我想告诉你,真正的积累从来不是靠“赶”出来的。就像你当时总在练的钢笔字,一开始你逼自己每天写两小时,结果手腕酸得握不住笔,字反而越写越潦草。后来你调整了节奏,每天只写三十分钟,坐在书桌前慢慢磨,写累了就抬头看看窗台上的绿萝,反而三个月后,连书法老师都夸你笔锋稳了不少。你看,连写字都需要喘口气的时间,何况生活呢?
     你当时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个半小时的时间段里,只要做一件三十分钟有意义的事就好。现在想来,这真是个聪明的决定。别小看这三十分钟,它就像给时间打了个小绳结,既不会让你觉得虚度,又不会把弦绷得太紧。你可以用这三十分钟背二十个单词——不用贪多,记得住的才是自己的;也可以读几页书,不用逼自己一天啃完一本,能记住某句话、某个人物,就不算白读;哪怕只是坐在桌前练一张字帖,感受笔尖划过纸页的阻力,也是在和自己相处。
     对了,你当时还纠结过“写小说算不算有意义的事”,甚至把它归成了“记录”。现在我要告诉你,算,太算了。你那些在深夜里敲下的字,那些对着电脑屏幕皱眉的时刻,那些觉得“写得真烂”又舍不得删掉的段落,都是在悄悄搭建属于你的世界。十年后的今天,我整理旧电脑时翻到你当时写的初稿,虽然文笔生涩得让人脸红,但字里行间的认真劲,连现在的我都觉得感动。你看,当时你以为的“记录”,其实是在给未来的自己攒宝藏啊。
     还有你说要学的抖音,别觉得那是“浪费时间”。你当时总觉得刷短视频是在消磨意志,其实不然。你看你后来跟着上面的教程学拍vlog,把周末去公园拍的落叶剪成短片,配着自己写的文字,虽然没多少人看,但你剪辑时眼里的光,现在想起

第810章 。90 分钟法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