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老教师的几句心里话:关于托管服务的分级与提成,咱们得算细账、做扎实
     小王啊,听说你最近在琢磨托管班的分级服务和提成模式,特意找我聊聊。我教了三十多年书,从学校到托管机构,见得多了,这里面的门道说深不深,说浅也不浅。你之前跟我说的那套分级标准——按老师资质定收费,按服务人数算提成,方向是对的,但要想落地生根,让家长满意、老师有劲、你这生意能长久,还得往细里抠。今天我就以一个老伙计的身份,跟你掰扯掰扯这里面的关键,既是劝告,也算帮你把这模式理理顺。
     一、先把“分级”的根扎牢:为什么分、怎么分,家长得看明白
     你定的三档标准——100元/天、150元/天、200元/天,对应不同资质的老师和服务人数,这个思路是对的。但家长掏钱的时候,不会只看“大专”“本科”“教师资格证”这几个字,他们更关心“我的孩子能得到什么”。所以,分级不能只停留在“谁来教”,更要落到“教什么、怎么教”上。
     第一档:100元/天,大专生服务,最多12人——核心是“看护+基础辅导”
     这一档的家长,大多是为了解决“放学后没人管”的问题,对辅导的专业性要求不高,但求孩子安全、作业能写完。所以,给这档老师的定位要清晰:不是“教知识”,而是“保基础”。
     具体怎么服务?
     ? 每天到校后,先组织孩子整理书包、喝水、上厕所,把纪律稳住——12个孩子不算少,纪律乱了,后面啥也干不成。
     ? 辅导作业时,重点看“字迹工整”“有没有漏题”,遇到孩子卡壳的地方,别急着给答案,引导他们翻课本、查笔记(比如“你看这道题,课本第35页是不是有类似的?”)。
     ? 作业写完后,安排20分钟自由活动,但不能瞎玩——可以备点绘本、拼图,或者组织集体读课文,避免孩子追跑打闹出意外。
     这档的老师,不用太强调“教学经验”,但必须有耐心、够细心,能把12个孩子的状态都顾到。
     第二档:150元/天,大专生(有证)或本科生(无证)服务,最多9人——核心是“分层辅导+习惯培养”
     选择这一档的家长,对辅导质量有要求了:不仅要写完作业,还要“写对、理解透”,最好能帮孩子改改粗心、拖拉的毛病。所以,服务得比第一档“深一层”。
     具体怎么服务?
     ? 提前摸清楚每个孩子的薄弱点:比如有的孩子数学计算总错,有的语文拼音总混,老师可以在备课本上记下来,辅导时重点盯。
     ? 作业辅导不能“一刀切”:9个孩子,可以按“快、中、慢”分成三组,快的写完作业后,给点拓展题(比如数学口算卡、语文好词好句积累);慢的那组,老师要蹲下来一对一讲,比如“这道题你再读一遍,题目里说‘平均分成3份,是不是该用除法?”
     ? 穿插“习惯培养”:比如要求孩子写作业时“左手压本、右手握笔”,写完一道题检查一遍,每天结束前让孩子自己总结“今天哪道题错了,为什么错”,并记在“错题本”上——这些细节,家长看在眼里,才会觉得“多花50元值”。
     这档的老师,要么有教师资格证(说明系统学过教育学,知道怎么引导孩子),要么是本科生(学习能力强,能快速吃透教材),关键是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只是“看着孩子写作业”。
     第三档:200元/天,本科生(有证)服务,最多6人——核心是“精准拔高+学情反馈”
     这一档的家长,目标很明确:希望孩子“拔尖”,或者“补短板、赶上来”,对老师的专业性要求最高。所以,服务必须体现“精准”和“深度”。
     具体怎么服务?
     ? 每次辅导前,花5分钟和孩子“聊学习”:“昨天学的乘法口诀,你觉得哪句最难记?”“今天课堂上老师表扬你什么了?”——先摸清孩子当天的学习状态,辅导才有针对性。
     ? 作业辅导要“举一反三”:比如孩子刚学了“乘法分配律”,写完课本作业后,老师可以出一道变式题(“如果把3×(5+2)改成3×5+3×2,结果一样吗?为什么?”),帮孩子把知识点吃透。
     ? 每天给家长发“学情反馈”:不用长篇大论,但要具体——“今天小明数学作业全对,尤其是应用题,能自己画线段图分析了;但语文生字默写错了2个,我已经让他重新写了5遍,明天会再抽查”。家长看到这种“看得见的进步”,才愿意为200元/天买单。
     这档的老师,必须有教师资格证(懂教学规律),且是本科生(知识储备够),最好能有点教学经验,知道怎么把课本知识和孩子的接受能力结合起来。
     分级的关键:让家长看到“差异”
     你得把这三档的服务内容写成“清单”,贴在托管班门口,或者发给家长——比如第一档写“作业辅导+纪律管理”,第二档写“错题精讲+习惯记录”,第三档写“学情分析+拓展练习”。家长一看就知道:

第818章 。上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