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扬州城城门洞开,宣告归降的第二天,距离城池三十余里外的一处小镇上,另一番景象也正悄然上演。
这里,一个新设的吏员培训点,此刻却透着一股异样的“热闹”。
培训点占据了镇子里几处相邻的院落和宽敞的打谷场,临时改造成了讲堂和宿舍。
空气中弥漫着新鲜木料和墨汁混合的气味。五百名新招募的江南本地吏员,穿着尚显簇新却有些不合身的靛青色学员袍服,正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晨课。
他们年轻的脸上混杂着对未来的期冀与初入新体制的懵懂。
在他们中间穿梭、讲授的,是五十名从夏国远道而来的资深讲师,他们沉稳干练,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种迥异于江南旧官吏的气度。
整个培训点的秩序,正被一种平和的紧张感笼罩着,然而,这份秩序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杂乱的脚步声骤然打破。
一队衙役,簇拥着一名身着黑色夏国官服、神色肃穆的官员,押解着九名五花大绑、形容枯槁的犯人,径直闯入了培训点的大门。
培训点的主管陈学冬闻讯匆匆迎出,他是夏国早期的老吏,面容清癯,眼神锐利,此刻却因这突如其来的阵仗微微蹙起了眉头。
他迅速扫了一眼:衙役们面无表情,按刀而立,被押解的犯人衣衫褴褛,眼神或空洞或惊恐。
为首的那位官员,官服上代表刑部的獬豸补子清晰可见,风尘仆仆,眉宇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陈学冬压下心头的疑惑,拱手施礼,声音沉稳:“不知各位上官驾临,有何公干?”。
带头的刑部官员上前一步,动作干净利落,自报家门:“本官乃刑部六品吏员刘振,奉刑部急令,押解此九名人犯,前来贵处执行绞刑!”。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冰冷的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瞬间冻结了周遭的空气。
话音刚落,刘振已从随身的硬皮公文包中取出一份盖着鲜红大印的公文,连同自己的身份腰牌,双手递到陈学冬面前。
陈学冬心中一凛,赶忙接过。
夏国如今推行的制度极为严谨,公文、证件皆采用特制钢印,纹路复杂,防伪性极强,非寻常手段可仿制。
他先谨慎地接过腰牌,指尖摩挲过冰冷的金属和上面凹凸的刻痕,确认无误。随后,他展开那份沉甸甸的公文。
目光甫一触及公文上的墨字,陈学冬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白纸黑字、加盖着刑部大印的命令,赫然写着:押解九名犯有“煽动叛乱、抗拒新政、残害百姓”等重罪的囚犯,于本培训点公开执行绞刑!
陈学冬虽是夏国老吏,精研律法,亦肩负着教化新人之责,但他本身是文职出身,并未经历过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未曾亲临过如此直接的死刑执行现场。
这突如其来的血腥命令,让他握着公文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颤抖,胃里一阵翻腾。
然而,这份震惊仅仅持续了数息。多年浸淫律法、深谙时局的他,瞬间便明白了这道命令背后的深意。
&nb
第1037章 绞刑震慑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