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6章 废后移宠 诛二征女[1/2页]

济公传奇 王钟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却说蜀地告平,全军凯旋,凉州牧窦融,上表称贺,有诏令窦融与五郡太守,一同入朝。
     窦融遂与武威太守梁统、张掖太守史苞、酒泉太守辛彤、敦煌太守竺曾、金城太守库钧,奉诏入都。
     既而抵达宫阙之下,即缴上安丰侯凉州牧印绶。光武帝刘秀赐还侯印,即日召见,赏赐恩宠,无与伦比。
     寻拜窦融为冀州牧,窦融辞不就任。刚好这个时候大司空李通,因病去职,由扬武将军马成,暂行代理,未尽胜任,乃进窦融为大司空;并授梁统为大中大夫。凉冀二州,另行简员镇守。
     好在陇蜀之地已平,西北地区安然无事,只有卢芳伪称刘文伯,联合勾结匈奴乌桓单于,常为边境祸患。骠骑大将军杜茂等,奉诏前往讨伐,历久未平,芳部将随昱留守九原,阴通汉军,欲胁卢芳降汉。卢芳与十余骑逃入匈奴,昱即诣阙请降,得拜五原太守,封镌胡侯。后至建武十六年间,卢芳复入居高柳,遣使奉上降书。光武帝乃立卢芳为代王,令他和辑匈奴。
     卢芳申请入朝,奉诏批准。及卢芳南至昌平,又遇朝使传谕,叫他折回。卢芳不免疑惧,仍背汉投胡,既而病死。自是函夏无尘,全国统一。
     光武帝刘秀增封功臣,得三百六十五人,外戚封侯,计四十五人,惟宗室诸王,却为了将军朱佑计议,反降封为公侯。如赵王良,由广阳徙封。齐王章、即刘演之长子。鲁王兴,演子过继刘仲,均见前。三人统称为公。长沙王兴、真定王德、即刘杨子。河间王邵、中山王茂四人,俱景帝后裔。统称为侯。更封孔子后裔孔安为宋公,周公后裔姬常为卫公,此外宗室封侯,共一百三十七人。光武帝久在兵间,厌心武事,且知天下疲耗,益欲息肩,自陇蜀平定后,非遇急警,不复言兵。皇太子刘强,年已十余,有时侍侧,问及攻战方略,光武帝刘秀正色道:“从前卫灵公问陈,孔子不对,此事非尔所宜问呢!”
     此实一权宜之语,并非至训。邓禹贾复,知帝欲偃武修文,不愿功臣拥众京师,乃投戈讲道,修明儒学。耿弇等亦缴还大将军印绶,并以列侯就第。朱佑尝荐贾复端重,可为宰相,光武帝刘秀置诸不答。惟移封邓禹为高密侯,使食四县。贾复为胶东侯,使食六县。李通已封固始侯,位兼勋戚,因得与邓禹贾复,参议国家大事,恩遇从隆。
     其余功臣数百人,不过给与廪禄,令他安享太平,不复重用。保全功臣,莫如此策。至若朝廷宴会,辄召功臣集饮,济济盈堂,无不守礼。光武帝当大宴时,历问群臣道:“卿等若不得遇朕,果有何为?”
     邓禹起答道:“臣尝学问,可做一文学掾吏。”
     光武帝笑道:“这也未免太谦了!卿志行修整,可官功曹。”
     及问至马武,马武答言:“臣粗具膂力,可为守尉,督捕盗贼。”
     光武帝刘秀又笑说道:“且自己不为盗贼,做个亭长罢了!”
     马武平素嗜酒,任气使性,常在御前折辱同列,故光武帝刘秀随事加诫,略示裁抑。但功臣稍有过失,光武帝必曲为优待包容,所有远方进贡的珍品甘物,亦曾先赐列侯,不少悭吝。故功臣皆怀德畏威,不生怨望,安上全下,比那高祖时代,迥然不同。这是光武帝刘秀的识量过人,故有是良法美意,卓越古今。应该称扬。
     独骠骑大将军杜茂,尚留守北方,防备抵御匈奴。光武帝刘秀不欲劳兵,特使吴汉等人北往,监督迁徙边塞人民,尽入内地,但告谕杜茂要缮治城障,阻住胡烽。但杜茂令兵士屯田筑堡,毋敢稍有疏忽。
     而这个时候因为军吏冤杀无辜,遂导致致杜茂被连带被免官,减削食邑,由修侯降为参蘧乡侯,于是光武帝另外命蜀郡太守张堪为骑都尉,使他前往领管杜茂的军营。匈奴闻得杜茂被免去职位,乘隙进发攻打,兵至高柳,被张堪督兵邀击,大破胡兵,飞章告捷。
     光武帝刘秀因此而令张堪为渔阳太守,兼辖军民。
     张堪率领骠骑将军杜茂的部下士卒,在高柳击败匈奴,被任命为渔阳太守。在任期间,他率领军队追捕奸险狡猾的人,功劳赏罚非常分明,官吏百姓都愿意追随他,为他所用。
     匈奴以高柳被挫败,再图报复,竟发万来骑兵攻入渔阳。才入境内,即有数千健卒,当头截住,仿佛与长城相似,丝毫不能动摇。
     再加张堪领着后队,鸣鼓继进,锐厉无前,把胡骑冲得七零八落。匈奴将帅,连忙奔还,十成中已丧失了四五成,从此畏惧张堪如神,不敢靠近边塞,边界地区得以安宁太平。
     张堪乃劝人民耕稼,紧接着他在狐奴县开辟稻田八千多顷,鼓励百姓进行耕种,从而使百姓逐渐殷实富有。百姓编成歌谣唱道:“桑树茂盛无旁枝,麦结双穗丰收时。张君治理郡中事,其乐融融不可支。”张堪在渔阳任职八年,匈奴不敢进犯边塞,户口蕃庶,物阜民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光武帝刘秀曾召见各州郡主管考核官员的官吏,询问各地的风土人情及其前后守令贤能与否。蜀郡的计吏樊显进言道:“渔阳太守张堪昔日在蜀郡时,心地仁慈,爱护部下,他的威名足可以讨伐奸贼。在以前击败公孙述的时候,珍宝堆积如山,他掌握的财富,足可以使子孙享受十代。而他解职还都时,乘坐的只是一辆断辕的破车,车上只有布被包袱而已。”
     光武帝刘秀听后,叹息好久,任命樊显为鱼复县长吏。正准备征召张堪,张堪不幸病逝。刘秀为他深深地哀悼、叹息,颁发诏书,褒扬他的功绩,并赏赐布帛一百匹。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南阳郡豪门大族。张堪很早就成为孤儿,他把父亲留下的数百万家产让给堂侄。张堪十六 岁时,来到长安受业学习。张堪的品行超群,诸儒都称他为“圣童”。光武帝刘秀还是一介布衣的时候,看到张堪品行兼优,常常夸奖他。
     刘秀登基称帝后,中郎将来歙举荐张堪,刘秀便征拜张堪担任郎中。经过三次调迁后,升任谒者。刘秀派他转运积聚的布帛,并率领骑兵七千,前往协助大司马吴汉征伐公孙述。在半道上又追任为蜀郡太守。当时吴汉的部队只剩下七天的军粮,因此暗地准备船只打算退兵。张堪听说后,赶紧拜见吴汉。张堪对吴汉说:“公孙述必败,不应在这个时候退兵。”吴汉采纳他的意见,于是故意示弱以引诱敌。公孙述果然中计,率兵出城追击,而被斩首。成都被攻占后,张堪首先派兵占据城池,然后清查仓库,收其珍宝,并将它逐件记录,上报朝廷,没有半点遗漏。他还慰问、安抚成都的吏民,使蜀地的吏民十分高兴。张堪在蜀郡担任太守前后两年,刘秀再次调任他为骑都尉。东汉光武帝在位时期,张堪可谓是贤能之臣,故在此说其生平,于此褒扬。
     沛郡太守韩歆,亦刚直有声,建武十三年(37年),大司徒侯霸去世,光武帝刘秀把韩歆从沛郡(治所是相县,在今安徽淮北市境内)调到京城,让他代替侯霸担任大司徒。韩歆喜欢有话直说,没有隐讳,常常让光武帝刘秀感到难以容忍。
     有一次朝会,光武帝刘秀在读隗嚣、公孙述的来信之后叹道:“可惜了,其实,此二人也有才。” 韩歆应声答道:“亡国之君都有才!夏桀和商纣王就很有才。”光武帝刘秀听了勃然大怒,认为他的言词太过激。
     建武十五年(39年)正月,韩歆上书刘秀,说汉朝要遇到庄稼歉收出现饥民,韩歆指天画地,言辞急切。正月二十三日,光武帝刘秀正式颁诏,将韩歆免职遣送回乡。即便如此,光武帝刘秀还是觉得不解气。于是,他又下了一道诏书,派使者去路上继续追责韩歆。
     司隶校尉鲍永一再为韩歆求情,光武帝刘秀都没有答应。韩歆与他的儿子韩婴在路上接到责问诏书,愤愤不平,当即伏剑自杀。
     韩歆一向名气很大,死于无罪,大家都感到不满,京都之中的人都为他喊冤,光武帝刘秀听说这个消息以后,也因此感到很后悔了。为了弥补前过,光武帝刘秀下诏对韩家追赐金钱、粮食,又令有司以大司徒之礼安葬,并对其家属予以安慰抚恤。
     遇主如光武,且以直言贾祸,遑问他人。后来欧阳歙、戴涉,相继为大司徒,俱坐罪论死,光武帝刘秀亦稍稍严厉性急了。最错误的是废后一事,为光武帝平生大累。
     建武九年(公元33年)七月和十一月,金星两度犯轩辕大星,轩辕是后宫之官,大星为皇后,金星犯之代表其失势。此时,因为相信这些,郭圣通已失势被光武帝刘秀疏远。
     同年,有强盗劫杀阴丽华母亲邓氏与弟弟阴欣,光武帝刘秀非常伤心,为了安慰阴丽华,光武帝刘秀下诏给大司空说:“吾微贱之时,娶于阴氏,因将兵征伐,遂各别离。幸得安全,俱脱虎口。”以贵人有母仪之美,宜立为后,而固辞弗敢当,列于媵妾。朕嘉其义让,许封诸弟。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祸,母子同命,愍伤于怀。《小雅》曰:‘将恐将惧,惟予与汝。将安将乐,汝转弃予。风人之戒,可不慎乎?其追爵谥贵人父陆为宣恩哀侯,弟欣为宣义恭侯,以弟就嗣哀侯后。及尸柩在堂,使太中大夫拜授印绶,如在国列侯礼。魂而有灵,嘉其宠荣!”
     光武帝刘秀的诏书强调自己不忘与阴丽华的患难之情。最重要的是,在立郭圣通为后七年之后,光武帝刘秀再次旧事重提,诏书很直白的说拥有“母仪之美”的阴丽华才是皇后的最佳人选,而郭皇后能成为皇后,完全是贵人阴丽华“固辞”的结果,也是在暗示,给阴家的一切待遇都是阴丽华理所应当、不容置疑的。当时尚书令申屠刚在任期间多次谏言让郭圣通所生的太子刘疆就东宫,却被光武帝刘秀拒绝,并最终把申屠刚贬黜出京。
     而且,当时天下未平,很多功臣还没有封地(刘秀大封功臣外戚是在建武十三年),刘秀以阴丽华曾固辞后位的缘由,给阴家兄弟封爵,西汉只有皇后外戚才能封侯,而且也不可以太多。王政君为太后时,因其家封了五个关内侯备受诟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此次光武帝刘秀将阴丽华的兄弟先于功臣封侯,对于那些在前方打仗拼命还未得到封赏的将军士兵眼中,不啻于极大的恩宠。
     建武十三年(37年),光武帝刘秀在刘阳十岁之时摸着他的头说“吴季子”,此言更是引人遐想。
     吴季子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本来没有资格继承皇位,但寿梦却希望他继承,于是他的哥哥纷纷辞让储位,希望他即位,他却推却了。
     联系阴丽华和阴家兄弟让后、推让爵位的举动,不难看出,光武帝刘秀希望刘阳能够继承大统,却又担心他受母族谦让的家风影响,不肯接受父亲的一片苦心。而十岁稚龄便通晓春秋的刘阳,却毫无所惧,以一句“愚戆无比”评价吴季子的行为,也向父亲表明了自己当仁不让的态度。
     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皇后郭圣通的弟弟郭况迁城门校尉,其后,皇后郭圣通因宠爱渐衰,数怀怨怼。郭氏无丧却有忧,政局中南阳河西拉锯。随着河西窦融的低调沉默而基本失去平衡,以及郭皇后的渐渐失势,皇太子刘强的河西辅臣集团渐渐势弱。
     光武帝刘秀既立郭氏为皇后,嫡子强为皇太子,相安有年。郭后复生子四人,一名辅,一名康,一名延,一名焉。阴贵人亦生五子,长名阳,次名苍,次名荆,又次名衡,名京。尚有一子名英,是为许美人所出。许美人许久无宠,夜晚侍寝的时间比较稀少,所以只生了一个男孩。就这后宫中总算这位阴贵人,也就是阴丽华,最得宠爱,光武帝刘秀有时出征,曾经命阴贵人随

第536章 废后移宠 诛二征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