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用离散数学重构的符号宇宙模型)
π/4层:原子根基——阴阳二元与爻变规则
(这一层是系统的“种子”,所有复杂性的起点)
1. 信息原子 (0/1):
系统最底层的基石就俩符号:阴爻 (0) 和阳爻 (1)。这就像计算机的比特,或者DNA的碱基对——非此即彼,不可再分。
(推演痕迹:从“一生二”的哲学起点切入,映射到现代信息论的“最小信息单元”)
2. 最小规则 (爻变):
唯一的基础操作是 “位翻转”:把某个位置的爻从0变1,或1变0。
(推演痕迹:既然爻是原子符号,操作它的最小动作就是翻转——这是“规则最小化”的必然选择)
π/2层:结构生长——64卦态空间与循环约束
(这一层如同“树干”,把原子组合成稳定结构)
1. 64态空间 (离散宇宙):
6个爻位排列组合,自然生成 64种唯一状态(2?=64)。这不是随便定的数——
够用:64态能编码基础事件(如“6个开关的所有可能状态”);
可控:数量有限可遍历,不像无限系统难以把握;
结构化:所有状态构成一个 6维布尔超立方体,每个卦是顶点,爻变是连接顶点的边。
(推演痕迹:从二进制空间维度推算——6维是“有限复杂度”与“表达能力”的平衡点)
2. 循环群锚定 (变化不失控):
引入 连山易8阶循环群 (C?) 作为“变化轨道”:
8个基础卦(如八卦)按固定顺序循环变换(如乾→兑→离→震…→坤→乾);
任何操作(包括爻变)最终被约束在这个闭环内——跑不出64卦的边界。
(推演痕迹:为避免“64×64×6=种变化”的混乱,用群论的“封闭性”给变化装上护栏)
3π/4层:操作接口——规则复用与领域隔离
(这一层是“枝叶”,让结构能应对外界输入)
1. 规则引擎 (爻变即指令):
“翻转第k爻”就是最基础的 机器指令(如“翻转位3”)。
复杂操作?组合就行:
翻转爻1+翻转爻3 = 同时改变两个属性;
循环执行翻转 = 周期性操作。
(推演痕迹:拒绝定义“64×64种复杂规则”——像计算机用“AND/OR/NOT”组合出一切逻辑)
2. 筮法接口 (随机数驱动):
占筮“分二挂一”的本质是 分层随机算法:
输入:物理熵源(如放射性衰变)
&nbs
第282章 三易系统:π分形数学框架解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