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一舟交了折子在宫门口等了一会儿,便出来个小太监带他进殿。
这个小太监还不是旁人,就是之前去安山县给他宣旨的那个年轻小太监。
“计大人可算是来了,陛下之前一直念叨您呢。”小太监弯着腰将计一舟带进殿内。
“劳陛下挂念。”计一舟头都不敢抬,小声跟小太监交流着,“此次春闱有同乡赶考,我便一起跟着来了。”
进了殿内两人便不敢继续交谈,小太监把计一舟带到皇帝跟前,便躬身退了出去。
大庆并不是每日都要上朝,日常参朝是五日一次①,还只有正五品及以上才能有资格参加。
大庆相对来说比较太平,除了南边常年打仗之外别的地方都能够百姓安居乐业。
南边儿说是打仗也不算,只是大庆和邻国之间有一个无主地带,对面一直想争抢过去,大庆守着不让,他们就会时不时来骚扰一下子而已。
这么多年以来大家都习惯了,德安帝也没将这样的小打小闹放在眼里,也就没有到每天都上朝的地步。
早期德安帝刚上位的时候还勤勉一些,国家稳定下来之后就减少了次数。
除了每五日一次的常朝之外,还有每月朔望日的两次大朝会需要全员参加,算下来每个月正经需要上朝的次数其实也不多。
不上朝的时候,皇帝会在内廷处理公务,是在书房还是偏殿或者是暖房都看皇帝的心情。
很显然今天不是上朝的日子,计一舟被带来的这个房间里还有其他几个站在一旁的人。
计一舟不敢多看,连皇帝长什么样子都没看清,脑子里一直想着宁元昭曾教给他的礼仪,恭敬地跪下,“微臣计一舟,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一个威严却不失温和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计一舟这才缓缓起身,站直身体,依旧低着脑袋。
就算宁元昭没有教过他这些礼仪,他就光靠看电视得来的那一丢丢经验,也知道不能直视龙颜。
“抬起头来,让朕看看想出粮食增产,培育出新粮种的人长什么样。”
计一舟心里发虚,也不知道赵县令的奏折是怎么写的,怎么就成了他培育出新粮种了。
这个功劳他确实不敢安心接下,他还是沾了后世留存下来的资料的光。
心里这么想的,同时也感谢了无数遍为粮食增产做出贡献的所有人。
皇帝的话他也不敢不听啊,虽然这样扔比尔呢指挥着做事的感觉非常不爽,但他总不能让宁元昭加把劲儿上位吧。
计一舟抬头的同时也看清楚了皇帝的长相,慈眉善目的,就像是村里的族老一样,但是又多了几分威严的王霸之气。
今年是德安四十三年,也就是说德安帝六十左右,德安帝年龄不小了,人却精神得很。
或许是从小就养得好,在这个人均寿命不长的时代,他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六十多的小老头。
德安帝仔细打量着殿下的年轻人,嘴角微微上扬:“果然一表人才,你若参加科举,朕怎么都要给你个探花当当。”
由于紧张,计一舟声音微微发颤:“臣惶恐,不怕陛下笑话,
第360章 九阙都-见皇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