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3章 渭水惊涛破坚阵[1/2页]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作家小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一折 兵临渭水观敌阵
     秋汛刚过的渭水泛着浑浊的黄浪,水面上漂浮着败叶与断木,顺流而下时撞击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沉闷的响声。姜维勒住胯下的34;踏雪34;,铁肢搭在马鞍前的铜环上,望着对岸连绵的魏军大营,眉头微微蹙起。
     营寨沿渭水北岸一字排开,绵延十余里,黑色的34;魏34;字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最外侧是三层鹿角栅,栅间的空隙刚好能容骑兵通过,却又能阻碍步兵冲锋;栅后是丈余深的壕沟,沟底隐约可见寒光——显然插满了尖木桩;再往后便是主营,夯土筑成的寨墙高达两丈,垛口后隐约有弓弩手的身影在移动。
     34;将军,邓艾这老狐狸把营盘扎得跟铁桶似的。34;张达策马凑到近前,手里的望远镜镜片映出魏军的布置,34;您看那主营左侧的高坡,插着39;镇西军39;的旗号,估摸着是邓艾的中军帐;右侧的白帐篷是粮营,周围挖了环壕,连只耗子都钻不进去。34;
     姜维接过望远镜,镜头里的景象愈发清晰:魏军营寨的帐篷排列得整整齐齐,每座帐篷间的距离都不差分毫,显然是按兵法布阵;往来巡逻的士兵步伐统一,甲胄鲜亮,腰间的环首刀在阳光下闪着冷光——这是精锐之师才能有的气象。
     34;不是邓艾的手笔。34;姜维放下望远镜,铁肢指向对岸的水寨,那里停泊着二十余艘楼船,船头的撞角都裹着铁皮,34;楼船的布置带着水军印记,是钟会的39;横江阵39;。看来司马昭是把这两人都派来了,想让咱们腹背受敌。34;
     阿莱娜的银枪在手中转了个圈,枪尖挑起片飘落的柳叶:34;管他是邓艾还是钟会,敢挡路就捅穿他们的喉咙。34;她身后的羌骑发出一阵呼哨,马蹄声踏碎了岸边的寂静,34;末将愿带三千羌骑为先锋,趁夜泅渡渭水,烧掉他们的粮船!34;
     34;不可。34;姜维摇头,铁肢指向水面,34;渭水秋汛刚过,水流湍急,水温极低,泅渡只会徒增伤亡。34;他从怀中掏出张羊皮地图,摊在马鞍上,34;钟会的水军擅长水战,楼船上都装了拍杆,咱们的小船靠近不得。34;
     地图上的渭水被朱砂标出三道支流,最西侧的34;汧水34;水流较缓,岸边多是芦苇荡。王二用手指点着那里:34;将军,上个月俘虏的魏军说,汧水入渭口有座木桥,是邓艾偷偷修的,平时派了百人看守,说是39;运粮通道39;,实则是防备咱们绕道。34;
     姜维的目光在汧水处停留片刻,突然想起诸葛亮《兵法二十四篇》里的话:34;水战当避其锋,陆战当断其援34;。他抬头望向对岸的魏军大营,嘴角勾起一抹浅笑:34;钟会想用水军牵制咱们,邓艾想靠坚营消耗咱们,咱们偏不按他们的路子走。34;
     他勒转马头,铁肢指向西南方向的山地:34;张达带五千步兵沿渭水南岸扎营,多竖旗帜,白天擂鼓呐喊,晚上点燃火把,装作要强渡的样子,把钟会的水军钉在原地。34;
     34;阿莱娜带羌骑随我走汧水,34;姜维的铁肢拍了拍狼女的肩甲,34;咱们去会会那座木桥的守兵。34;他最后看向王二,34;你带工兵营赶制竹筏,藏在芦苇荡里,等咱们拿下木桥就渡水,直插邓艾的粮营。34;
     分派完毕,张达的步兵很快就在南岸筑起营寨,旗帜密密麻麻插了一片,鼓声从早到晚不停歇。钟会的楼船果然被吸引,在渭水中央来回游弋,船上的望楼始终对着南岸,连夜间的巡逻都加密了三倍。
     而姜维则带着阿莱娜的羌骑,沿着渭水南岸的密林向西行进。秋末的树林里积着厚厚的落叶,踩上去发出34;沙沙34;的轻响,正好掩盖了马蹄声。
     阿莱娜的银枪不时拨开挡路的枝桠,枪尖上的红缨在斑驳的光影中跳跃,像一团流动的火。
     行至黄昏,汧水入渭口的景象终于出现在眼前。那座木桥果然隐藏在芦苇荡中,桥身由粗壮的松木搭建,两侧的栏杆缠着铁链,桥头立着两座箭楼,楼上的魏军正抱着长矛打盹,丝毫没察觉密林里的动静。
     34;桥长三十丈,宽两丈,够骑兵并排通过。34;狼女伏在姜维耳边低语,银枪指向桥底,34;下面有十二根桥墩,都是整根的松树,看着结实得很。34;
     姜维的铁肢轻轻敲击着马鞍,目光在箭楼与守兵间流转:34;守兵虽有百人,但涣散得很,箭楼的弓箭都没上弦。34;他对阿莱娜做了个手势,34;你带五百人从芦苇荡摸过去,拔掉箭楼的守兵;我带剩下的人从正面突击,前后夹击。34;
     狼女领命,翻身下马,带着五百羌骑钻进芦苇荡。枯黄的苇叶没过人头,只露出他们头盔上的红缨,像一片移动的灌木丛。姜维则将剩下的羌骑分成三队,自己亲率中路,张弓搭箭,瞄准了桥头的哨兵。
     夕阳的余晖穿过云层,在水面上投下金色的光斑。桥头的魏军哨兵伸了个懒腰,正准备换岗,突然听到34;嗖34;的一声轻响,一支羽箭精准地射穿了他的咽喉。
     34;动手!34;姜维一声令下,三路羌骑同时冲出密林,马蹄声惊得芦苇荡里的水鸟四散飞起。正面的魏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迎面而来的骑兵冲得人仰马翻,惨叫声与兵器碰撞声瞬间打破了黄昏的宁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箭楼上的守兵慌乱地想放箭,却被从芦苇荡里钻出来的阿莱娜一刀劈断了弓弦。银枪横扫间,三名魏军惨叫着从箭楼坠落,砸在木桥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桥头的守兵就被肃清。姜维登上箭楼,铁肢指向北岸的密林:34;邓艾的援兵最快一个时辰能到,王二,立刻让工兵营架竹筏,咱们要在天黑前渡过渭水。34;
     竹筏在暮色中陆续靠岸,羌骑们牵着战马有序登筏。阿莱娜站在桥头,银枪拄地,看着最后一艘竹筏消失在夜色中,突然回头对姜维笑道:34;将军,这木桥倒是省了咱们不少力气。34;
     姜维望着北岸的黑暗,铁肢不自觉地握紧:34;这只是开始,钟会和邓艾的联手,才是真正的硬仗。34;
     第二折 夜渡汧水劫粮道
     渭水北岸的密林里弥漫着松脂与潮湿的泥土气息。姜维踩着厚厚的松针,铁肢拨开挡路的藤蔓,身后的羌骑鱼贯而行,马蹄裹着麻布,落地悄无声息。
     34;将军,前面就是邓艾的粮道。34;王二从树后探出头,手里的荧光石发出淡绿微光,照亮了前方的土路,34;按俘虏的说法,每晚三更会有粮车经过,由五百步兵护送。34;
     土路宽约丈余,显然是专门为粮车修整过,路面上的车辙深达寸许,边缘还沾着未干的泥土——看来白天刚有粮车经过。路两侧的松树间距均匀,树干上隐约有刀削的痕迹,姜维用铁肢刮下一点树皮,露出里面的白色——是新削的。
     34;有伏兵。34;姜维低声道,铁肢指向左侧第三棵松树,34;树干后有金属反光,是甲胄。34;他对狼女使了个眼色,34;你带两百人绕到路尽头,断他们的退路;张达带三百人守住来路;剩下的随我藏在右侧树林,等粮车进入伏击圈再动手。34;
     众人迅速隐蔽,荧光石被熄灭,密林瞬间陷入黑暗。只有渭水的涛声在远处隐约传来,与风吹树叶的34;沙沙34;声交织在一起,掩盖了所有人的气息。
     三更的梆子声从远处的魏军大营传来,沉闷的34;咚34;声刚落,土路尽头就响起了车轮碾压地面的34;咯吱34;声,伴随着士兵的吆喝与马鞭声,越来越近。
     借着微弱的月光,能看到粮车的轮廓——足有五十辆,每辆都由四匹马拉着,车斗上盖着黑色油布,隐约能闻到麦香与油脂的混合气味。
     护送的士兵穿着黑色皮甲,腰间挂着环首刀,步伐松散地跟在车旁,不少人还打着哈欠。
     粮车缓缓进入伏击圈,最前面的车夫突然勒住马,疑惑地看向两侧的树林:34;不对劲,平时这林子有鸟叫,今儿怎么静悄悄的?34;
     话音未落,姜维的铁肢猛地挥下。右侧树林里突然射出数十支火箭,精准地射中粮车的油布,火舌34;腾34;地窜起,瞬间就将油布点燃,露出里面的麻袋——果然装着小麦与粟米。
     34;有埋伏!34;护送的魏军统领大喊着拔刀,却被狼女从背后射出的短箭刺穿肩胛。她率领的羌骑从路尽头冲杀过来,银枪舞动如梨花绽放,瞬间就将魏军的退路截断。
     张达则带着人从来路杀到,环首刀劈砍时带起的风声让魏军阵脚大乱。这些护送的步兵显然没经历过实战,慌得连阵型都没来得及摆,就被前后夹击的羌骑分割成数段。
     姜维跃出树林,铁肢横扫,将迎面冲来的两名魏军扫倒在地,马蹄踏过他们的胸膛时,能清晰听到肋骨断裂的脆响。他的佩剑同时出鞘,剑光如练,精准地挑落了试图吹号示警的魏军哨官。
     战斗比预想的结束得更快。不到一刻钟,五百护送步兵就被全歼,只有十几个吓得瘫在地上的车夫被留了活口。张达用刀挑开粮车的麻袋,里面的小麦饱满金黄,还带着新麦的清香。
     34;将军,这些粮车够咱们全军吃半个月的。34;张达的声音带着兴奋,用剑戳了戳旁边的油布包,34;这里面还有猪油和盐,都是硬通货!34;
     姜维却皱着眉,铁肢掀开最后一辆粮车的油布——里面没有粮食,而是装满了干柴,柴捆间藏着十几个陶罐,罐口飘出刺鼻的硫磺味。
     34;不好,是诈粮车!34;姜维大喊,34;快撤!34;
     话音未落,远处就传来了密集的马蹄声,伴随着邓艾标志性的怒吼:34;姜维小儿,中我计也!34;
     树林两侧突然燃起火把,照亮了密密麻麻的魏军骑兵,为首的正是邓艾,他胯下的黑马喷着响鼻,手中的长槊直指姜维:34;前后都被我围死了,看你往哪跑!34;
     原来邓艾早就料到姜维会劫粮道,故意让俘虏透露假消息,用五十辆空粮车做饵,实则埋伏了三千骑兵,想将姜维的精锐一网打尽。
     34;将军,东侧有片沼泽,能走!34;王二突然喊道,他刚才勘察地形时发现了那片洼地,34;我带工兵营在前面探路,能过!34;
     姜维看了眼逼近的魏军骑兵,又看了看身后燃烧的粮车,突然对阿莱娜道:34;你带一半人随王二走沼泽,务必保住粮食;张达随我断后,用诈粮车的干柴和硫磺,给邓艾留点39;礼物39;!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莱娜咬了咬牙,知道此刻不是争辩的时候,立刻组织士兵搬运粮食:34;将军保重!34;
     姜维拔剑出鞘,剑光在火光中划出冷冽弧线:34;张达,把硫磺罐砸向骑兵,再用火箭引燃!34;
     硫磺罐在骑兵阵中炸开,黄色的粉末弥漫开来,被火箭点燃的瞬间,34;轰34;的一声燃起蓝色火焰,沾到火焰的骑兵惨叫着从马上跌落,身上的甲胄被烧得滋滋作响。
     趁着魏军混乱,姜维带着张达和残部冲向沼泽。邓艾的骑兵被火焰阻挡,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消失在黑暗的洼地中,气得用长槊猛砸地面:34;追!就算趟过沼泽也要把他抓回来!34;
     沼泽里的淤泥深及膝盖,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姜维的铁肢陷在泥里,拔出来时带着黑色的泥浆,却依旧稳稳地护在身后的士兵外侧。张达的腿被芦苇根划破,鲜血染红了周围的泥水,却咬着牙没哼一声。
     当他们终于走出沼泽,登上对岸的土坡时,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回望身后的沼泽,邓艾的骑兵果然没能追来,只有零星的火把在岸边晃动,像被打湿的鬼火。
     狼女带着先头部队在坡上焦急等待,看到姜维的身影时,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张达瘫坐在地上,看着缴获的粮食,突然笑了:34;将军,虽然险点栽了,但赚的粮食够吃半个月,值了!34;
     姜维却望着魏军大营的方向,铁肢上的泥浆正慢慢滴落:34;邓艾的骑兵没追来,不是因为沼泽,是钟会的水军有动作了。34;他对众人道,34;抓紧时间休整,今天的硬仗还没打完。34;
     第三折 水战横江破楼船
     渭水的晨雾还未散尽,钟会的楼船就已经列阵完毕。二十艘楼船在水面上排开34;雁形阵34;,船头的撞角在初升朝阳下闪着寒光,船舷两侧的弩窗全开,黑洞洞的弩口对准南岸的蜀军大营。
     钟会站在旗舰34;定江号34;的望楼,手里的马鞭敲着栏杆,望着对岸的蜀军旗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昨夜邓艾的信使已经送来消息,说姜维中了诈粮计,损失不小,此刻正是水军出击的好时机。
     34;传令各船,午时三刻发起进攻。34;钟会对身旁的水军校尉道,34;先用39;拍杆39;砸毁他们的岸防,再派登陆艇抢滩,务必在日落前拿下南岸大营。34;
     校尉领命而去,望楼下立刻响起了密集的鼓声,楼船开始缓缓移动,调整着阵型,等待进攻的时刻。
     南岸的蜀军大营里,姜维正站在临时搭建的了望塔上,看着魏军楼船的动向,铁肢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冷光。他身旁的王二正在组装新造的34;水龙34;,这是一种改良的投石机,能将盛满火油的陶罐抛射到百步之外的水面。
     34;将军,钟会的楼船间距在三十步左右,正好在39;水龙39;的射程内。34;王二调试着投石机的配重,34;咱们造了二十架,够他们喝一壶的。34;
     姜维的目光落在楼船的吃水线处,那里的木板颜色较深,显然是常年浸泡在水里的缘故。他突然想起诸葛亮在《南征记》中记载的34;火攻水战之法34;,对狼女道:34;你带羌骑守住侧翼的芦苇荡,钟会肯定会派小

第213章 渭水惊涛破坚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