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半的阳光,
透过酒店高层窗户的薄纱,在内环某间豪华套房里投下慵懒的光斑。
张林清,或者说冷清,
步履有些沉重地踏入房间。
厚重的房门在身后咔哒一声合拢,隔绝了走廊的声响。
他没有走向沙发,也没有去窗边俯瞰城市,而是带着一种卸下伪装的疲惫,
径直将自己摔进柔软的大床里,身体深深陷入羽绒被褥中。
枕头的凉意贴着侧脸,他望着天花板上简约的吊灯,嘴唇微动,近乎无声地低语:“守夜人……很有意思的组织。”
过去三个月的信息碎片在他脑海中盘旋、碰撞,终于被他艰难地拼凑出一个相对清晰的轮廓。这个名为“守夜人”的组织,其权力与地位远超他的想象。
它并非仅仅是官方承认的特殊部门那么简单。张林清确认了一个核心事实,大夏表面上运转的国家最高行政部门,那个庞大的政府体系,在真正影响国运的决策面前,实质上只是一个庞大而沉默的摆设。
所有涉及核心、尤其是与“神秘”相关的重大决策权柄,都牢牢掌握在守夜人总部一个隐秘的部门手中——政治部。
是这个部门在幕后,代替那个庞大的行政机器,行使着实质上的最高决定权。
然而,这种“摆设”性质似乎仅限于国家最高层面。
当他将视线向下移动,
情况又截然不同。
从省份到地市,再到基层的厅局机构,这些层级的政府单位依然遵循着常规的、可见的行政规则在运转,维持着庞大社会机器的日常运作。
在这些层面,守夜人并非完全隐形。
各地的守夜人小队,尤其是驻扎在各个城市的队伍,会与当地政府产生交集,但这种合作被严格限定在“经济合作”的范畴内。
这背后的逻辑冰冷而现实:当对抗的尺度超越了普通人的极限,当面对的敌人是那些无法用常规手段理解的“神秘”存在时,无论地方政府握有多少警力或常规武装,都显得苍白无力。
唯有守夜人,这支由特殊人群组成的尖刀,才能真正在那种层级的对抗中冲杀在前。所谓的现代化热武器,在那些诡异的力量面前,常常如同孩童的玩具般失效。
守夜人内部本身,也有着复杂而森严的等级划分体系。张林清了解到,那些以数字编号命名的小队序列,其排序的前后并不直接等同于实力的强弱。
编号的顺序,更多反映的是队伍成立时间的早晚,以及该小队在守夜人庞大体系中所承担的具体职能分工。
真正能在大夏这片土地上排得上号、代表着守夜人顶尖战力的队伍,是那些拥有独特代号的精英团体。
比如“风华小队”,比如“凤凰小队”,
这些名字背后往往象征着强大的实力和特殊的使命。还有一个名字让他格外在意——“灵媒”。
根据呓语提供的信息,这支“灵媒”小队对他紧追不舍,如同一块甩不掉的阴影,实力之强,显然位列顶尖之林。
此外,还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是他偶然间捕捉到的只言片语——“英灵”小队。
若非那次偶然,
他甚至无从得知它的存在。
这支小队颠覆了他的认知:据说其成员并非活生生的战士,而是由大夏过往牺牲的英雄英灵组成——是那些已故者的灵魂。至于具体有哪些传奇人物位列其中?
他不知道,
这仿佛笼罩在一层无法穿透的迷雾里。
而站在整个守夜人,乃至人类阵营力量金字塔最顶端的,是一个公认的称谓——“五大人类天花板”。
这五位,是人类对抗神
第32章 啥?那俩是天花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