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5章 费老鼻子劲[1/2页]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泥蛋不是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265章 费老鼻子劲  
     又是一日早朝。
     今天是个好日子。
     卢植上朝了,朱儁也来了。
     还有王允,老头跟之前一样,听说是被气死了,外面传的风言风语。
     结果他第二天就满脸红光的出门,提着礼品,跑到马日磾府上感谢,说什么多亏人家扶他,要不然得摔出好歹的话。
     可怜马日磾自己被摔的七荤八素,气愤到最后化为一句:我伤着总比太师伤着好。
     刘辩端坐龙椅,随口关心了卢植王允几句,按照惯例主持早朝。
     大司农府已经统计完成数据,由卢植走出汇报。
     “陛下,司隶粮食收获已统计完成,各州户数已经入册。”
     “念。”
     卢植清了清嗓子,全场目光都汇聚在他身上。
     “永和五年,司隶户数为67万户,人口341万,陛下继位初,光熹元年户数为40万户,人口200万,流失死亡4成。”
     “昭宁元年,通过陛下之举措,吸引大批流民来到司隶,同时经过朝廷落户举措,王国叛军、黄巾等接连迁往各郡,今有户48万,口220.8万。”
     “永和五年,司隶耕地为6800万亩,光熹元年耕地为1500万亩,荒废达八成。”
     “经过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屯田,耕地达3500万亩。”
     “据司隶各郡上报收获,粟麦交替耕种,用时两百日,共收获7000万石粮食。”
     声音落下,朝中响起此起彼伏的凉气声。
     七千万石!
     现在司隶的人口才220万!
     什么概念?
     成年人和妇女儿童消耗的粮食不同,取平均值一年十二石粮不饿死来算,那么七千万石粮食够养580万人!
     刘辩听后心脏都开始狂跳了。
     他真没想到,能收获如此多的粮食。
     要是屯田制再来几年,他岂不是随便能养活八十万大军了?
     现在粮食回落到220钱每石,意味着朝廷光司隶农业一项,就可以印上一百五十多亿。
     天!
     这比灵帝瞎折腾,闹得天怒人怨才搜刮出几百亿来钱快多了。
     发了!
     灵帝耗资320亿打的羌胡战争,结果打了个大败。
     现在轮到他了,马上能从国库再拿320亿出来,跟羌胡碰一碰。
     发了发了。
     刘辩晕乎乎的。
     其实这是必然结果。
     结合生产力,汉朝没有牛等好用工具下,单人能耕1030亩,如果是成年男子,极限为3050亩。
     比如北方士绅招工就是按年耗工时200天/30亩来招。
     其中有几个极端案例。
     原世界的枣祗令:39;;壮丁每人授田四十亩,年纳二十石39;;。
     再如乱世加成:徐州大姓逼佃农耕七十亩,谓39;;不累死便是懈怠39;;。
     还有屯田兵卒,军事化管理可达单人60亩。
     34;;青州兵屯田令:日耕四亩,不足者鞭二十34;;。
     诸如以上的记载有很多。
     可哪怕是按六十亩算,也种不出这么多粮食。
     那就要提到刘辩春耕前足足做的几个月准备。
     第一,大力打造农具。铁器中,农具的优先级甚至超过武器。
     第二,屯田军几十万青壮,在司隶挥舞了数月的锄头。
     第三,曲辕犁在春耕当日推广,可使效率提升150%。
     第四,天子亲耕号召全州下田挥洒汗水。
     第五,汉民子弟们帮助耕种、收获。
     第六,司隶各郡县官吏,带头下地,如杨修。
     第七,百姓耕的都是自己的地,舍得卖力气。
     “……”
     原因有许多,综合出了一个可喜的结果。
    &nbs

第265章 费老鼻子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