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7章 陛下说的对[1/2页]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泥蛋不是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卢植继续掰着指头:“还有肉,肉每斤三十钱,每七日食一斤,年耗1560钱,酒每次两升,每周一次,年耗费一百五十六钱。”
     “肉和酒嫌不够定期军市士兵能自行购买,还有……”
     算了一大通,将钱款去处都罗列了出来。
     平均算下来,每养一万人,每年得烧掉上亿钱。
     照卢植的算法,朝廷现有的五十万大军,不包括年俸,需要消耗五十亿维持,再加上每人每年7200钱的年俸,都快逼近百亿了。
     还没算庞大的大汉官吏支出呢。
     然而,刘辩发现不对。
     他不是刚继位的愣头青,仔细一琢磨,找到了卢植口中漏洞。
     “老爱卿别算了,你就跟朕说说,军费上面的支出,国库承担的是多少?地方承担的又是多少?”
     不对啊,发到各州郡武库的装备,那是由各地太守、州牧负责的,关朝廷什么事?
     各地上缴的赋税,已经扣除过支出,凭啥朝廷要出两份钱?
     再说粮食,跟他同样没关系,依旧是军队在哪吃哪,或者就近州郡调拨。
     最后从赋税减除就好。
     实际国库支出年俸,盐铁即可。
     卢植咳嗽两声,没想到没唬住,只好老实道:
     “综合算下来,每月每名士兵国府要支出近千钱,一年一万钱。”
     依旧不是小数目。
     五十万人每年固定要烧掉五十亿钱。
     怪不得朝廷收入的一半都得拿来养军队。
     负担确实不小,或许战事平定,需要进一步优化军队构造。
     州军需要裁减,内地养精锐汉军和低成本的备倭兵,像什么青州、兖州之类的,完全可以取消州军。
     边防养专门的边防军即可。
     可这么一算,似乎又回到只养南北军的老路,开疆扩土全指望他们。
     唯一的区别就是多了个备倭兵。
     还有另一条路,试着提高生产力。
     生产力的提升,五十万大军对朝廷来说就不一定负担不起。
     比如现在因为水排冶炼技术,让朝廷收获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以往想三天建造十万支箭几乎是做梦,打造兵器甲胄更是要数年积累。
     现在时间能被缩短十倍,十万套装备只需要数个月时间。
     若是能像后世一样,随便拉个像样的工坊,日产上万,就没有养不起的军队。
     还有一条路,就是每户养兵一人。
     并不是直接认养,那样太粗暴,而是想办法从每户手里多赚能养一兵的钱。
     假设一户有五口人,大汉有六百万户以上,每户租田三十亩,租金每年每户可收1500钱。
     十户租金可完整的养一兵,五十万大军光靠租金都能照顾妥当。
     更何况朝廷现在还有其他生钱手段,再加上收回了铸币权,还是有挥霍回转余地的。
     仗着还有钱,未来要加大对司金府的投资。
     卢植不知道自己本意是进宫让天子节省点钱,却没想到彻底打消了天子的疑虑。
     刘辩大手一挥,说道:“庆典不能节省,军费亦是如此,就照朕说的,让将士们好好乐呵去吧,朕还会在朝上,册封诸将。”
     卢植瞪圆了眼睛,提醒道:
     “陛下,照这种花法,国府的一百多亿钱,能不能撑过来年都不好说。”

第327章 陛下说的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