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8章 散是满天星[1/2页]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泥蛋不是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辩已经有了意中人选,问道:
     “孙乾回来吗?”
     郭嘉起身,躬身汇报:“孙乾、陈群、赵俨、杜袭、舒仲应等,已处理好并州善后之事,都回来,目前闲赋在家。”
     刘辩点头,豫州除了徐庶、郭嘉、荀氏叔侄、钟繇等,还有一系列大才。
     刘辩大手一摆:“孙乾为督粮官,陈群为监军、赵俨长史、杜袭任司马。”
     想了又想,他又问道:“弘农情况如何?”
     这次回话的轮到荀彧,他起身道:
     “弘农发展尚好,目前极少需要朝廷拨款。”
     弘农有很多伤残士卒,都是一场场战争过后塞过去的,连带着他们的家属一起定居在那。
     朝廷对那里格外关照,搭建的房子、田产等都是全国最低价,偏向于福利性质。
     对于荀彧的回答,刘辩颇为好奇:“弘农太守朕记得是张昭吧?他在做什么?”
     怎么会突然用不上钱了呢。
     “禀陛下,弘农老兵大多对铁器熟悉,又与众多基层、中层甚至名将们是生死之交,于是张昭大举引入水排冶炼,使弘农成为司隶民间铁器中心,生产包括武器、农具在内的众多东西。”
     “尤其是曲辕犁、大刀之类,司金府人手不足无力制造,便将其下放,有不少将军说情,东西就落在了弘农头上,为其创造不少收入。”
     荀彧的一通解释,让刘辩皱眉。
     伤卒打铁?
     第一,朝廷不缺那点福利投入。
     第二,质量能得到保证吗?
     第三,伤卒本就身体不好,再从事体力劳动,别等几年后死一大片。
     他望向皇甫嵩,皇甫嵩起身解释道:“昭宁元年第一批大刀老臣派人去检查过,质量比司金府制造的稍脆一筹,不过成本更低,质量在正常范畴,各营将士对其皆是好评,将军们上书支持加大采购。”
     “后面呢?”
     “最近几批质量已经追上,老臣了解过,单件制造时间会稍长,但弘农人多,家家户户除了种地就是铁匠,张昭以官吏亲自走遍街坊培训,老臣报到司金府的订单,基础类的都转交到弘农制造。”
     皇甫嵩话音刚落,荀彧补充道:
     “农具亦是如此,弘农创收已有数月,百姓对此很高兴。”
     本来伤残归养的士卒,只能一辈子混吃等死,张昭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稳定、还不用离家的工作。
     水排冶炼技术让他们卖力的工序少了,一定要卖力气的地方,弘农还是有不少健全人能够胜任的。
     刘辩面色缓和了些,“此人还真有招。”
     顺口提一句张昭,是想把此人召回来的,派到徐州去,瞧瞧能不能将徐州刺史陈宫置换回来当军师。
     现在来看,还能让张昭在弘农干干。
     再给他一年时间,看看有多大变化。
     成果若是出众,将来可以重用。
     找谁把陈宫换回来用呢?
     刘辩干脆将难题丢给尚书台。
     “将陈宫调回洛阳,担任征西大军左军师,徐庶任右军师,徐州牧让三公九卿各举吧。”
     “陛下圣明。”
     人事安排的结束。
     接着是战略安排,谋臣们各自施展才华,挨个发表意见。
     首先是郭嘉。
     “

第348章 散是满天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