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的指尖刚触到接驳车门把手,终端屏幕便再次亮起。幽蓝波形一闪而逝,像是某种信号的余震。他没有低头查看,只是将设备迅速塞进外套内袋,动作干脆得近乎刻意。场馆出口的光带骤然开启,刺眼的白光倾泻而下,数十台摄像机镜头随之转动,对准了他与陈宇分别走向不同车辆的身影。
闪光灯密集亮起,提问声此起彼伏。
“夜莺先生,请问您和狂龙是否达成了合作意向?”
“关于‘交叠影子的花絮,您是否预见到会被公开?”
“有传言说您现实中是女性,对此您怎么看?”
沈逸没有回应。他压低帽檐,侧身避开最前排的镜头,动作平稳却带着不容接近的距离感。余光扫过人群,他注意到几个记者手持的终端界面正循环播放一段慢放视频——正是他与陈宇在休息区并肩站立的画面。影子交叠在战术标记线上,灯光从侧上方洒落,仿佛某种仪式的定格。
车门关闭的瞬间,系统界面自动弹出。他调出“碎片收集兑换”模块,选中一项未公开的功能:“信息遮蔽·路径溯源”。输入苏瑶发布的正片链接后,系统开始反向追踪数据流。三秒后,结果显示:原始录制源来自场馆B区走廊三号监控盲区,信号经三次跳转,最终接入主流直播平台。
他盯着“B区走廊”四个字,脑海中浮现出苏瑶停下脚步的画面。她当时没有靠近,只是静静听着。可她按下了录制键。
车载终端自动接入网络,电竞门户网站的头版标题接连弹出。
《从死敌到战友?夜莺与狂龙的沉默十秒》
《“交叠影子”背后:一场电竞哲学的和解》
《女法师之谜:夜莺性别争议再起》
第三条标题下方附有一张截图,是他在新手村第一次使用“夜莺”ID时的角色创建界面。发色、瞳色、面部轮廓被圈出,配文写道:“高度拟真建模,但肩宽比例异常,疑似男性玩家伪装。”
沈逸关闭页面,启动“策略模拟空间”。输入关键词:“舆论扩散速率”“身份暴露风险”“回应策略”。系统在0.6秒内完成推演,生成三套应对方案。沉默——信息持续发酵,搜索量预计48小时内突破千万;辟谣——触发反向质疑,引发更深层人肉搜索;有限回应——仅就比赛战术发表技术说明,可降低话题转向个人隐私的概率,推荐指数92.7%。
他选择采纳系统建议,但未立即执行。手指在发送键上悬停片刻,转而调出后台日志。那条加密信号的波形数据仍保留在缓存区,与“能量印记”的原始频率对比后,偏移值确认为0.7赫兹。这个数值与陈宇提到的干扰特征完全一致。
车停稳时,林悦已经坐在后排,手里举着平板,正回放苏瑶剪辑的正片片段。镜头慢放至影子交叠的那一刻,背景音乐悄然切换为《苍穹之战》的主旋律变奏,旁白低沉而富有感染力:“他们曾是彼此最锋利的刀,如今却成了映照对方的镜。”
“这段剪得太棒了!”林悦转过头,眼睛发亮,“苏瑶姐说这是今年最具意义的比赛瞬间,连官方都转发了!”
沈逸没有接话。他解开外套扣子,从内袋取出终端,将加密信号波形导入基地服务器。接着,在防火墙后新建一个虚拟日志节点,命名为“夜枭测试记录_07”。他通过“天选系统”注入一段伪造的操作数据:内容为“夜莺”在非比赛时段频繁测试震荡波频率与能量印记的共振阈值,并刻意留下IP跳转痕迹。
“你在干嘛?”林悦凑过来。
“清理缓存。”他合上终端,语气平静。
林悦没再追问,转而打开社交平台,评论区早已炸开。
“夜莺绝对是职业级心理战大师,那三连震荡波根本不是控场,是摩斯密码!”
“狂龙最后那个笑太真实了,他终于遇到对手了。”
“灵音你们真的要和黑莲花组队打副本吗?求带!”
最后一条评论引起沈逸注意。他点开用户主页,ID名为“暗流·观测者”,注册时间不足24小时,但签名栏标注着“暗流公会·三级权限”。他曾在一个早期任务中见过这个公会的标志——那是少数几个曾批量收购“夜枭之息”残片的组织之一。
他记下ID,未做标记。
回到基地,队员们正围在主屏前讨论比赛回放。有人提议将“三连震荡波”设为团队暗号,有人建议申请战术专利
第416章 媒体的报道热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