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舱的节拍依旧稳定,每0.7秒一次,轻而持续地敲击着神经通路。沈逸站在主控台前,指尖划过数据流,全队的协同曲线在屏幕上平缓推进,误差线始终被牢牢锁在±0.15秒区间内。林悦的呼吸频率已恢复正常,张锐的反应延迟进一步收窄,王哲的判断节点也趋于精准。系统提示音悄然响起:【神经协同率回升至82.6%,状态稳定】。
就在此时,内部通讯频道突然弹出数十条匿名信息流,标题统一为“夜莺战术漏洞解析:突袭窗口已被锁定”。内容中赫然列出一组精确到毫秒的时间轴,标注着“敌方侧翼切入最佳拦截时机”,甚至附带了模拟推演图,与他们上一轮演练的数据高度相似。
张锐的终端立刻弹出私聊窗口:“这数据太准了,是不是有人泄密?我们要不要调整方案?”
王哲没说话,但战术板上的光标反复停留在“突袭链”节点,迟迟未动。
林悦低头看着自己的法杖,指尖轻轻摩挲杖身,蓝光微闪,频率略显紊乱。
沈逸没有回应任何人。他调出“潜力挖掘预警”模块,系统界面瞬间跳出一条红色标记:【非战斗压力诱导型认知扰动,来源:外部信息注入,强度中等】。他顺着数据流向反向追踪,发现这些信息均通过三个固定IP节点中转,而其加密协议特征与“铁壁之阵”战队此前在公开论坛发布战术分析时使用的匿名通道完全一致。
他指尖轻点,将整条信息流标记为【干扰项:已识别,忽略】,随即关闭所有外部推送通道。主控台屏幕恢复平静,只剩下训练数据的无声滚动。
半小时后,赛前最后一次战术会议在封闭会议室召开。五人围坐沙盘周围,投影中是下一战的地图模型。沈逸调出最后一轮走位协同的全息记录,误差线如细丝般平稳穿行于时间轴上。
“他们放这些消息,不是因为我们有破绽。”他声音不高,却清晰落在每个人耳中,“是因为他们不敢赌我们不变。”
他关闭投影,环视众人:“原定战术不变,训练计划不变,上场名单不变。”
王哲皱眉:“可万一他们真掌握了我们的节奏……”
“那他们就不会用这种方式提醒我们。”沈逸打断他,“真正的破绽,从不需要声张。他们会直接打出来,而不是等我们看见。”
林悦抬起头,目光微动。
“我们这几天练的,不是打赢一场战斗。”沈逸继续道,“是建立一种节奏——一种无论外界怎么干扰,都不会断的节奏。他们想让我们怀疑自己,只要我们开始改,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他停顿两秒,语气未变:“所以,我们不改。”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张锐的手指在战术板边缘轻轻敲击,节奏与训练舱的节拍隐隐呼应。王哲缓缓点头,光标从“突袭链”移开,落回整体协同节点。
会议结束前,沈逸补充一句:“接下来二十四小时,所有人关闭外部信息接收权限。任何非官方渠道的情报,一律视为干扰。”
他起身离开,其余四人陆续起身整理装备。就在林悦站起的瞬间,她手中的法杖顶端蓝光骤然亮起,连续闪烁三次,频率与训练舱的0.7秒节拍完全同步,随后恢复平静。
沈逸眼角余光捕捉到这一幕,脚步微顿,随即继续前行。他未回头,也未言语,只是在系统后台悄然新增一条观察记录:【法杖共鸣频率与节拍同步率提升至93.7%,触发条件:团队决策锚定】。
深夜,主控室只剩他一人。沈逸戴上反馈环,意识沉入“策略模拟空间”。虚拟战场在眼前展开,
第449章 赛前的心理博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