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一下子就热了起来,好像被赐名是一个什么新的信号,大家都不复之前的那样紧张。
尤其是当着众人就被提拔成为管事的一大一小两个人,更加激励了大家。
皇后娘娘好像更喜欢敢于争取的人,都隐隐有了这个猜测。
这些事情好了,崔玉蘅才去看了大家的饭食,因为有戚嬷嬷一直盯着,并不敢作假。
一天三顿,两顿里面都有肉,不是大鱼大肉,就是普通的小炒菜,专门派了几个不擅长纺织的人来做。
这是崔玉蘅要求的,连吃饭都吃不饱,还干什么活?本来大家的诉求都很简单。
“本宫要工钱一分不少地发到她们手里,且在这厂子里一日,你们就得护着她们一日。”崔玉蘅和官员说话的态度就又不一样了,大家都能够察觉到。
两位专门负责的官员连连点头:“是,谨遵娘娘口谕。”
可能是见着这些妇孺孩童可怜吧,养尊处优的皇后从前没见过,一时之间生出了怜悯之心。
等以后见多了这些愚蠢的民众,是多么难以对付之后,就不会是这样的态度了。
崔玉蘅之所以这么敲打,是因为有些女子还有家庭,还有家人,就算是现在被抛弃,等她们有钱了,家人就会冒出来了。
“不仅如此,你们需得拟定一些章程,给她们一个心安,进了本宫大雍纺织女工厂的人,就是本宫的人了,你们可懂得。”
李英体会到她的严肃,也不敢怠慢,总归就是个几十人的小厂子,和江南那些上千人的大厂根本无法相比,等推广到全国,怎么说就不是他们能够说了算的。
一个地方,一种情况,哪里是那么容易。
“是,娘娘,臣一定不让有心人钻空子。”只要把这个小场子保护好,作为朝廷官员这个都做不到,
吴明也郑重起来,他和李英这个受了家里恩荫出来的人不一样,他是真真正正从农民中考上来的,虽说在进士中排名靠后,最后进入了司农部。
可是他那一届的天才太多了啊!和当年的宋云邈一届啊!
很多东西,他看得见,也感同身受。
他不关心崔玉蘅的出发点是什么,甚至都不太关心朝堂上那些风云变化。
他只在意,这些贵人的心血来潮,能不能恩及百姓,所以比起李英的从容,他格外着急,除了刚才问安,皇后还没有给他什么指示。
身后跟着的众人,其它的听不明白,但是钱在她们手里是完全听得懂的,一时之间喜悦溢于言表,但又不敢吭声。
厂子是早就建好了的,巧匠司那边送来的纺织机,以及相关的匠人,都整齐在里面候着。
这里只有几十台,都是崭新的。
崔玉蘅走上前去仔细看,其实她对这个东西是一窍不通的,但是以前在现代刷视频介绍珍妮纺织机的内容,她模糊记得。
就把那些想法说给了巧匠司的人,余下的就是他们的事情了,没想到过几年,还真给他们搞出来了。
&nbs
第92章 纺织厂与杂交水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