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灾民,路途上的安全怎么保障?到了地方,住哪儿,吃啥,一开始都得我们提供,这都是大难题。”
林毅早就考虑到了这些,他不慌不忙地说道:“路途安全方面,我们可以组织部队沿途护送,设置补给点,保证灾民们能安全到达。安置的话,我们可以先搭建大量简易帐篷,让他们有个暂时遮风挡雨的地方。
吃的就先用我提供的粮食,同时组织大家尽快开垦荒地,种上短期能收获的作物。而且,我们可以让先来的灾民帮忙安置后面来的,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既能提高效率,也能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林毅稍作停顿,接着说道:“就像我们在绥远和晋北的那几个后勤师,这两年可发挥了大作用。要不是这几个后勤师,我们部队的粮食、猪肉、牛羊鸡肉、鸡蛋的供应也会差上很多。
他们在晋北和绥远开垦荒地、养殖牲畜,硬是在那片土地上建立起了稳固的后勤保障基地。这些后勤师不仅保障了主力部队的物资供应,还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让不少百姓也跟着受益。”
林毅说完后,老将和陈司令都陷入了沉默。如今第五集团军下属的后勤师,已从最早的两个师壮大成现在的八个师。
这些后勤师的军官构成有着特殊的背景。他们大多是在屡次战斗后残疾、失去原有战斗力的八路军干部和战士。
比如后勤一师师长刘国全,就是原是第五集团军整编之前的一个营长。在收复太原的那场惨烈战役中,他不幸被日本人施放的毒气笼罩,当场晕倒。被紧急送往野战医院后,他在医院里整整躺了一个月才脱离生命危险。
可那场毒气对他造成的伤害太过严重,他的肺和呼吸系统受到极大损伤,做不了任何剧烈运动,哪怕只是小跑一会儿,都会喘不上气,无奈之下只能选择退役。
后来,部队在解放山西的战役中俘虏了大量的伪军。其中有很多伪军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参加八路军,但这些人又不能轻易放回去,因为一旦放回去,他们很可能再次被抓壮丁,重新成为敌人的力量。
于是,部队决定收拢这些伪军,组建后勤师。然而,八路军作战部队的军官们基本上都不愿意前往后勤部队任职。
关键时刻,林毅给出了个主意,将这些在屡次战役中伤残的干部战士再次召回部队,让他们担任这些后勤部队的各级军官,继续在部队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决策十分明智。这些曾经的战斗英雄,即便身体残疾,却依然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丰富的军事管理经验。他们将作战时的果敢和纪律性带到了后勤工作中,把后勤师管理得井井有条。
再后来,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的战斗中,又俘虏了不少伪军。那些不愿意参加八路军的,都被送到晋北和绥远,补充进了八路军后勤部队。
第610章 旱灾(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