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3章 无后坐力炮[1/2页]

我在抗日卖军火 海棠花开在冬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实,这批 82 毫米和 105 毫米无后坐力火炮,是林毅近期才弄回来的。当时,他满心欢喜地将这些火炮送到第五集团军后勤部,期待着能给部队带来新的战斗力提升。
     后勤部的武器测试人员在进行试射时,着实被这些火炮的特性惊艳到了。那 82 毫米无后坐力炮,操作简便,重量轻巧,在发射时展现出强大的直射威力;
     105 毫米无后坐力火炮,借助吉普车的机动性,也展现出了灵活且强大的火力。一时间,试射场的官兵们纷纷对其赞不绝口,都觉得这是不可多得的好装备。
     然而,当林毅满怀期待地打算将这些火炮配发给第五集团军的留守部队时,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冷遇。留守部队的指挥官们一脸为难,纷纷摇头表示拒绝接收。
     仔细询问缘由,才发现他们觉得这两种无后坐力火炮在编制完善、装备精良的第五集团军体系里,显得有些 “鸡肋”。
     第五集团军的装备配置堪称豪华,从基层到高层,火力梯次分布极为完备。班一级配备了枪榴弹,在近距离遭遇战中能迅速提供火力支援;连排一级,则有 40 毫米火箭筒和 107 毫米单管火箭炮,前者可精准打击敌方轻型装甲目标,后者射程更远,能对中近距离的集群目标进行覆盖打击。
     到了营一级,不仅有 82 毫米迫击炮提供曲射火力,对隐蔽在工事背后的敌人进行杀伤,还有 107 毫米单管及多管火箭炮,进一步增强了火力打击的强度和范围。
     团一级更是装备了 76 毫米\85 毫米加农炮和 120 毫米重型迫击炮,以及 107 毫米多管火箭炮,无论是攻坚还是压制,都能应对自如。
     师一级有 122 毫米自行火炮或者牵引式火炮,在大规模作战中发挥着关键的火力输出作用;军一级则配备 152 毫米自行火炮或者牵引式火炮,成为战场上的 “重锤”,对敌方坚固防线和重兵集团进行毁灭性打击。
     在这样的装备体系下,无后坐力火炮的优势似乎被削弱了。尽管它们机动性好,能平射打击装甲目标或者工事碉堡,但对于拥有众多坦克等重型装备的第五集团军而言,攻坚武器本就不缺。
     八路军装备的虎式坦克那厚重的装甲和强大的100毫米直射火力,在攻坚作战中往往是主力。不得不说,第五集团军的部队在林毅长期的精心打造下,武器装备丰富得有些 “奢侈”,眼光和胃口都被养得极高,对于这两种看似普通的无后坐力火炮,自然瞧不上眼。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无后坐力炮这点射程远的够不着,近的火力密度又不够。也是,一发一发炮弹的打,哪里有 36 管 107 毫米火箭炮发射威力大啊。
     而且,在他们看来,无后坐力火炮的射程相较于集团军的大口径火炮明显不足,还不如85式107毫米火箭炮的射程,面对远距离目标,很难及时有效地给予打击。
第613章 无后坐力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