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97章 搞定新钞票(十一)[1/2页]

我在抗日卖军火 海棠花开在冬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经验丰富的老匠人蹲在地上,用粉笔在水泥地上画着安装草图,年轻些的工人则小心翼翼地拆开设备包装,把齿轮、滚筒一一摆好,生怕弄错了顺序。
     与此同时,二爷让人给各根据地发电报,让分散在各地的印钞工人尽快赶到太原集合。短短几天里,来自山东、豫北、华中的印钞工们陆续抵达,厂房里一下子热闹起来,白天机器零件碰撞的叮当声、工人们讨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夜里也总亮着几盏油灯,有人还在琢磨那些精密的传动装置。
     就这样连轴转了一个星期,当最后一根传送带安装到位,二爷按下总开关时,机器发出一阵平稳的嗡鸣,齿轮咬合得严丝合缝。工人们屏住呼吸看着,只见印钞纸从进料口滑进去,经过油墨滚筒,再穿过烘干装置,一张张带着新鲜油墨味的钞票便从出口处整齐地吐了出来。 二爷凑上前,拿起一张对着光看,图案上的山水纹路清晰得能数出浪花的层数,颜色鲜亮又均匀,比之前石印机印的强了百倍不止。更让他咋舌的是,机器转得飞快,眨眼间就吐出一沓,旁边的计数表跳得让人眼花缭乱。
     “这速度…… 怕是顶得上咱们以前十个印钞机了!” 二爷忍不住咂舌,手指在钞票边缘轻轻摩挲,“还这么清楚,跟画出来的一样!”
     周围的工人们也都看呆了,有人伸手想去摸,又猛地缩了回去,像是怕碰坏了这宝贝。李行长拿起两张钞票叠在一起,对着光看,连图案的对齐度都分毫不差,忍不住感叹:“这机器真是神了,咱们以前印三张就得废一张,这印出来的怕是一张废品都没有!”
     林毅站在一旁看着,心里清楚这些不过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退休的二手设备,是当初印第五版钞票时淘汰下来的。
     他本来可以弄更先进的设备,可那样的设备因为太先进了,拿回来根本没法解释来源,只能退而求其次。可即便如此,在二爷他们眼里,这些机器已经是难以想象的神物,一声声惊叹里满是掩饰不住的震撼。
     在随后的几天内印钞厂的轰鸣声从早到晚不曾停歇,三班轮换的工人裹着厚厚的棉布手套,在油墨味弥漫的厂房里穿梭。
     第一班工人刚把印好的钞票码进木箱,第二班的人已踩着晨光涌进来,接班的验钞员要用验钞笔一张张划过新钞 —— 蓝色的荧光在 “山水” 图案边缘流转,像给钞票镀了层隐秘的光晕,这是他们夜班熬出来的安心。
     仓库里很快堆起小山似的钞票箱,木箱外贴着红色封条,上面用毛笔写着 “晋察冀”“山东”“华中” 的字样。
     二爷让人按各根据地报来的粮食产量、人口数量算了比例:100 元券多给兵工厂集中的区域,1 元、5 元券则往农村占比大的地方倾斜,连 1 角券的分配都精确到了每个县的集市数量。
     “这一批是给豫北的,里面 10 元券占三成。” 张行长戴着老花镜,在清单上打勾,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他们那边刚打下来两个县城

第797章 搞定新钞票(十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