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29章 栽赃嫁祸[1/2页]

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 爬墙的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婚宴的喧嚣渐渐散去,宾客们带着几分醉意与未尽的感慨陆续离去。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给满堂的喜庆红绸镀上了一层暖金,却掩不住空气中悄然弥漫的凝重。
     杨过独自站在庭院的廊下,望着天边渐沉的暮色,玄铁重剑的寒意透过包裹的麻布,与他掌心的温度交织。
     方才李忠带来的密信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心湖,紫袍太监那句 “吴潜可杀” 背后。
     藏着的是皇帝对这位前宰相的彻底放弃,更是将处置权不动声色地递到了自己手中。
     “过儿,在想什么?” 小龙女的声音轻柔如晚风,她悄然走到杨过身边,指尖轻轻拂过他紧绷的后背。
     杨过反手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薄茧摩挲着她的细腻:“在想吴潜的去处。”
     “虽然紫袍太监传话,默许咱们动手。”
     “可吴潜毕竟曾是大宋宰相,当众杀他,难免落人口实。”
     小龙女抬眼望他,眸中澄澈如秋水:“那就让他‘意外消失。”
     杨过眼中闪过一丝锐光,笑道:“龙儿,你与我想到一处去了。”
     “吴潜勾结蒙古人,罪证确凿,留着他始终是个祸患。”
     “只是眼下襄阳城内眼线众多,若处理不当,反倒会给忽必烈留下攻讦的把柄。”
     正说着,罗伊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廊下,“伊玛目,吴潜离开婚宴后并未回钦差行辕,而是去了城西的一处别院。”
     “哦?” 杨过挑眉,“他倒还有闲情逸致去别院?”
     “据探子回报,那处别院是吴潜暗中购置的私宅,平日里鲜有人知。”
     罗伊低声道,“随行的只有两名心腹护卫,看来他是想暂避风头。”
     杨过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避是避不掉的。公孙清呢?”
     “右使已带着人手在别院外埋伏,只等伊玛目下令。”
     杨过轻声道:“此事不宜拖延。夜长梦多,若让吴潜寻到机会联络旧部,反而容易生变。”
     小龙女道:“那就今夜动手,将其诛杀!”
     杨过点头,指尖在剑柄上轻轻一叩:“罗伊,传令公孙清继续监视,不必惊动旁人。”
     “一有消息,即刻传回!”
     他顿了顿,补充道,“咱们必须做得干净些,不能留下痕迹。”
     “明白!” 罗伊领命,身影一闪便消失在夜色中。
     郭府庭院深处,赵逸尘正陪着公孙绿萼坐在石凳上。
     月光洒在绿萼微颤的肩头,她手中紧紧攥着一方绣帕,帕角已被泪水浸湿。
     “萼儿,别多想了。” 赵逸尘声音温和。
     “公孙止那般行事,早已不配为人父。你能看清他的真面目,反倒是好事。”
     公孙绿萼抬起泪眼,睫毛上还挂着晶莹的泪珠:“可他终究是我爹爹…… 今日在众人面前那般污蔑我,我……”
     “他不是污蔑,是算计。” 赵逸尘的声音沉了几分,“忽必烈与你爹想用这种方式逼你就范,更想借此激怒杨教主,扰乱军心。”
     “幸好圣旨及时赶到,才没让他们得逞。”
     绿萼怔怔地望着他:“赵大哥,你说…… 这世上怎会有如此狠心的父亲?”
     赵逸尘握住她微凉的手,目光坚定:“不管他如何,从今往后,我不会再让任何人欺负你。”
     公孙绿萼心头一暖,脸上泛起红晕,轻轻抽回手,低头玩弄着衣角:“赵大哥……”
     “对了,” 赵逸尘像是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一支玉簪,簪头雕刻着一朵栩栩如生的梅花,“这个…… 送你。”
     绿萼接过玉簪,指尖触到冰凉的玉石,抬头望他时,眼中已多了几分羞涩与暖意:“多谢赵大哥。”
     幽冷的月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交叠处仿佛生出了无形的牵绊。
     夜色如墨,襄阳城的街道上早已没了行人。
     吴潜独自一人坐在别院的书房中,手中的茶杯早已凉透,他却浑然不觉。
     烛火摇曳,将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映得忽明忽暗。
     “陛下竟如此绝情......”吴潜喃喃自语,手指不自觉地颤抖着。
     皇帝已经下旨罢免了他的相位,改由贾似道接任襄阳前线主事钦差。
     这意味着什么,他再清楚不过——杨过、贾似道等人绝不会放过这个置他于死地的机会。
     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已是二更时分。
     吴潜猛地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
     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否则......
     “来人!”吴潜突然停下脚步,低声喝道。
     一名心腹侍卫立刻推门而入:“大人有何吩咐?”
     “备轿,我要前往蒙古使团行辕。”吴潜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记住,不要惊他人。”
     侍卫面露惊色:“大人,这...”
     “快去!”吴潜厉声打断。
     半个时辰后,一顶不起眼的小轿悄无声息地停在了蒙古使团行辕的后门。
     吴潜裹着一件黑色斗篷,在侍卫的引领下快步穿行于阴影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蒙古使团行辕内,忽必烈正在灯下研读兵书。
     他身着素色蒙古长袍,腰间只系一条银带,全无王子的奢华气派。
     烛光下,他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王爷,宋国宰相吴潜求见。”一名侍卫在帐外低声禀报。
     忽必烈眉头一挑,嘴角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深更半夜来见本王,看来咱们的吴相是走投无路了。”
     “带他进来吧!”
     当吴潜被引入帐中时,忽必烈已经换上了一副热情的面孔:“吴相深夜造访,必有要事!”
     “快请坐!”
     吴潜摘下斗篷,露出一张苍白的脸。
     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向忽必烈深深一揖:“王爷,老夫冒昧打扰,实是有性命攸关之事相求。”
     忽必烈示意侍卫退下,亲自为吴潜斟了一杯马奶酒:“吴相但说无妨。”
     吴潜接过酒杯,手却抖得几乎拿不稳。
     他一饮而尽,这才稍稍镇定:“王爷,宋国皇帝已下旨罢免了老夫的相位,改由贾似道全权接任。”
     “杨过等人必定不会放过老夫......”
     忽必烈眼中精光一闪,脸上却露出同情之色:“吴相为宋国鞠躬尽瘁,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啊!”
     “王爷明鉴。”吴潜声音颤抖。
     “老夫此番前来,是想...是想求王爷庇护。”
     “老夫愿效犬马之劳,助王爷成就大业!”
     帐内一时寂静,只有烛火偶尔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忽必烈缓缓起身,在帐内踱了几步,似在权衡利弊。
     “吴相,”忽必烈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本王很欣赏你的才干,也理解你此刻的处境。”
     “但你可知道,若本王此时收留你,会引发怎样的后果?”
     吴潜额头渗出冷汗:“王爷的意思是...”
     “本王身为蒙古使节,若公然收留宋国宰相,无异于向宋国宣战。”
     忽必烈直视吴潜,“眼下时机尚未成熟,大汗在西方的战事还未结束,此时不宜与宋国全面开战。”
     吴潜面如死灰,双膝一软,几乎要跪倒在地:“王爷,老夫...老夫只求一条生路!”
     忽必烈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色,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他伸手扶住吴潜:“吴相不必如此。”
     “本王虽不能公然收留你,但吴相往日对蒙古国的友谊,本王铭记在心。”
     “本王会安排人护送你渡江北上,只要到了蒙古国境内,吴相的安全自然无虞。”
     吴潜如蒙大赦,连连点头:“多谢王爷!多谢王爷!”
     “来人!”忽必烈轻唤一声,“去请公孙先生前来!”
     片刻过后,帐帘掀起,公孙止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他身着黑色劲装,腰间悬着一柄细剑,目光阴鸷地扫了吴潜一眼。
     “王爷有何吩咐?”公孙止拱手问道。
     “公孙先生,你即刻准备,护送吴相北上。”忽必烈沉声命令。
     公孙止眉头微皱:“王爷,襄阳城防守森严,如今四门紧闭,恐怕...”
     “那就天明后再走。”忽必烈果断道,“先安排吴相在使团行辕暂住一夜。”
     吴潜闻言大惊:“王爷,使不得!若被人发现下官在此...”
     “吴相放心。”忽必烈安抚道,“使团行辕内有密室,绝不会被人发现。”
     吴潜虽心中忐忑,但也知道这是目前唯一的生路,只得点头应允。
     “那老夫回去略做收拾,再来寻公孙先生!”
     忽必烈转向公孙止:“公孙先生,吴相就交给你了。”
     “务必保证他的安全,吴相大才,对我蒙古国大有用途。”
     公孙止躬身领命:“属下明白。”
     就在吴潜跟随公孙止离开大帐时,他没有注意到,帐外阴影处,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退去,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襄阳城一处隐蔽的院落内,杨过正与小龙女对弈。
     棋盘上黑白交错,局势胶着。
     突然,窗外传来三声轻微的鸟鸣。
     杨过执子的手微微一顿,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来了。”
     房门无声开启,一个身着夜行衣的身影闪了进来,正是明教右使公孙清。
     他低声道:“教主,吴潜秘密前往蒙古使团行辕,现已进入忽必烈大帐。”
     杨过眼中寒光一闪,手中的黑子34;啪34;地落在棋盘上,竟将一枚白子震得粉碎:“果然不出所料,这老贼走投无路,竟去投靠蒙古人。”
     小龙女轻轻拂去棋盘上的碎子,声音清冷:“过儿,吴潜若是逃到蒙古,后果不堪设想。”

第429章 栽赃嫁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