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8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2页]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吵什么吵,再吵全部请去诏狱呆几天。”朱由校冲着底下乱哄哄的士子队伍怒吼道。
     或许是被皇帝身上无意识散发出的王霸之气震慑住,士子队伍再次安静下来,但是每个人脸上的怒意是一时之间无法消散的。
     士子:王霸?王八还差不多,丫的你以为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如果不是诏狱二字,我们才不会配合呢。
     见自己吼两声就控制住了场面,朱由校很满意,他接着说道:“国子监司业董其昌先生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王阳明先生有云:知行合一!朕在给你们机会实践,怎么到你们这里变成了不忿?难道你们不认可明阳先生?还是说明阳先生的知行合一是错误的?”
     士子们终于变了脸色:我去,你这是拿我们祖师爷压我们呢?
     这时候,叶向高站了出来,作为师长,他不能不替底下的学子们说话了,于是他打断了朱由校的发言。
     “陛下,阳明先生提出的知行合一的哲理,他的意思是:知与行并非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统一体。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这里的“知”并非单纯的知识或理论,而是指人的良知、本心,是对事物本质的直接领悟;“行”则是指人的实践活动,是良知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可这和陛下逼良为娼有何相同之处?请陛下解惑!”
     麻蛋,你这个糟老头子坏滴很,什么叫逼良为娼?这个成语可以用在这里的吗?
     朱由校并没有生气,他只是回答道:“叶阁老解释的很通透,朕受教了。”
     就将叶向高撇在一边,朱由校再次对着士子们说道:“朕知道,你们这些人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十年之后你们中很大概率会出现朝中高官。但是,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而朕将你们请来,就是做一件大事。你们书院脱胎于阳明先生的文明书院,他提出的心学深受你们的爱戴和追捧。那么请问诸位,你们在书院真的学到了知和行吗?
     不,朕认为你们学到的恐怕连皮毛都达不到,甚至你们比那赵括还不如。”朱由校的自问自答,彻底将底下的士子们给炸毛了。
     士子们更加不忿了,赵括谁人不知?历史闻名的纸上谈兵嘛,你皇帝居然侮辱我们这些国家栋梁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学子们就差破口大骂了,他们的表情和发言,朱由校尽收眼底,但是他还是没有发作。
     “你们还真别不忿,那朕就简单的考考在场的诸位栋梁。谁知道杂役营一日需准备多少食物?一名士兵一日进食几何?一匹战马需要什么饲料?”
     朱由校话音刚落,士子们继续沉默的站在那里,仿佛在无声的抗议皇帝在扯犊子。你要是考他们之乎者也,他们能和你对答一宿,可你问的是啥问题?这考题和四书五经有啥关系?
     见状,朱由校也没奢望他们回答,接着说道:“既然你们觉得这个问题太难,那朕问的再简单一点。士兵们身上的铠甲,兵器,用料几何?需几人几时几钱打造?”
     ......
     士子们:咱们还是继续聊膳食问题吧!
    &

第68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