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5章 风雨欲来(3)[1/2页]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魏忠贤闻言顿感腰不疼,腿不酸了,赶紧先谢恩为上。
     自己的BOSS从来都是言出必行,从不打诳语。虽然明朝有非军功不得封爵的传统,可是如今天下纷争不断,只要皇帝有心,随便去哪里弄个军功还不简单?而且自己的侄儿如今正被派往了辽东,建功立业机会大大的。
     想到在这里,魏忠贤一瘸一拐的领命而去。
     随即,众大臣与后妃们鱼贯而入暖阁。
     首辅叶向高请命道:“陛下,臣请陛下早立太子,以匡社稷安危。”
     孙承宗、史继偕等人高声附议。
     朱由校两眼一翻,他奶奶的,老子还没死呢,你们急毛线啊。
     于是他看向了乳娘抱着的皇长子,抗争了一下:“这......九个月大的娃娃,卿等如何看出他是一位合格的储君呢?”
     朱由校这话一说完,顿时招来了一群犀利的眼神,其中最刺眼的便是皇后张氏和首辅叶向高。
     得!犯众怒了,他都不用猜,这群人肯定会搬出一大堆的道理来说服他。
     不想听人说教的他,乖乖的认命,赶紧补救道:“叶卿,徐卿,史卿,有劳三位与钦天监挑选吉日,朕欲册封皇长子朱慈烨为皇太子。”
     嗯!舒服!果然,说完这句话之后,整个暖阁气氛顿时恢复了正常。
     群臣歌颂道:“陛下英明!”
     天启四年十月十二日,刚满周岁的天启皇帝嫡长子朱慈烨被册封为皇太子,昭告天下的同时大赦天下。
     当然,导致萨尔浒兵败的杨镐并不在赦免范畴之内。
     ......
     因为册封之事,朱由校为吴彤与魏忠贤争取了三个月的时间去彻查弹劾帝党官员背后隐藏的秘密。正因为册封之事,叶向高等人暂时留在了朝廷。为此,朱由校是扛住了朝中百官多番多轮的声讨。
     借着这个由头,朱由校贬了好几个官员,这才暂时压制了这股浪潮。
     时间来到了十月十五日,临近大朝的日子。内厂终于回报,案件有了眉目。
     于是,十月十六日深夜,内厂、经情局、军情局三方联手,突然袭击了一座位于内城的天主教堂,控制了里面的传教士六人,明籍教徒三十余人。
     被捕的传教士中有一位后世鼎鼎大名的欧洲人,名叫汤若望。
     此事犹如一道惊雷,瞬间传遍了朝堂上下,朝中那些亲西方的大臣们听闻后,一个个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坐立不安。夜幕降临之后,这些大臣们竟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团队,准备趁着夜色入宫求见朱由校。
     然而,此时的朱由校正独自一人紧闭在东暖阁内,似乎对外界的一切都毫无感知。任凭这些大臣们如何请求,宫门始终紧紧关闭着,朱由校根本没有丝毫要宣他们觐见的意思。就这样,这些大臣们只能无奈地在宫门外焦急等待,一直等到天色渐亮。
     十月十七日,一夜未眠的朱由校终于走出了东暖阁,并传旨宣见叶向高、徐光启、李之藻以及艾儒略这四人。当这四位大臣匆匆赶到宫殿时,只见朱由校端坐在龙椅之上,双眼布满了血丝,面容憔悴不堪,仿佛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磨难。
     朱由校二话不说,直接将手中的案卷狠狠地扔在了艾儒略面前,那案卷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然后重重地落在了地上。紧接着,朱由

第275章 风雨欲来(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