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0章 七伤拳(3)[1/2页]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明朝朝堂上发生的争辩从来是对天下不设防的,在朱由校的授意下,朝廷邸报将这次的争辩传告了天下。
     原本应该是闹腾最凶的南方省份如今却是一副静悄悄的模样。反而最先闹腾起来的却是北方省份。
     二月,直隶省无数百姓开始聚集在县衙、府衙讨要说法。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同样是大明朝的黎民百姓,你读书人就算再高贵,可凭什么你能免税,他们就不能免税了?有些百姓更是指着自己惨绝的身躯怒斥那些当官的,这些伤痕都是为国而受,没有他们在前线抵抗外族的侵略,这些当官的,有功名的读书人如何能在家安安稳稳的读书?
     三月、四月山东、辽东等数省均爆发了百姓聚众闹事的事情,而且呈现了愈演愈烈的趋势。作为皇帝,这些情报均在第一时间送抵朱由校的案前。
     没错!这就是朱由校的后手之一,发动百姓,打击读书人在地方的威望。士农工商兵的分化,他就要借这股东风彻底打破之。
     曾经一位伟人说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凭什么国家政策,最终受益的是高高在上的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受害最深的却是黎民百姓?在边疆守卫国土,国家的正常运转,无不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在地里刨食的黎民百姓和他们的子孙后代。他们的默默付出,却换不回来一点点公平对待?
     多地官府向朝廷送来了百姓聚众闹事的奏章都快填满内阁的大案,聪明如叶向高,已经看出来,这是皇帝的手笔。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闹事的省份均为他能掌控的了的地方。
     于是,在四月份的一个夜晚,叶向高突然前来拜访,而这个拜访朱由校足足等了三个月。
     君臣二人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将自己的困惑与想法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叶向高的意思很明确,士绅阶级是王朝统治的基础,只要这个阶级不动摇,王朝将会永久存续。
     对于首辅的看法,朱由校轻蔑一笑,然后开口说道:“全国十八省,目前登记在册的读书人仅有百万。可登记在册的百姓有多少?将近万万人!首辅难道还不清楚明白,究竟谁才是国家统治的基础?首辅可知,大明朝的读书人和宋朝的读书人有什么区别吗?”
     叶向高沉思片刻,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清楚。
     朱由校笑着说道:“朕以为,两朝之间的读书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两者之间对待国家的看法不同。宋朝的士大夫像是皇家的“合伙人”,一起分天下的利益;而明朝的士大夫,最多就是皇帝的“高级管家”,不仅得不到实权,还随时可能被砍掉脑袋。地位的不同,导致每个人读书的缘由自然也是不同的。”
     叶向高满脸惊愕之色,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怎么也没想到,皇帝竟然如此直白地道出了大明朝官员内心深处那深深隐藏、却又如影随形的不安全感!同时,也一针见血地点明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大

第290章 七伤拳(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