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8章 三五斗的背后[1/2页]

抗战:八百无限战魂助我! 三天睡9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数周之后。
     户城百里外,一处名叫“东阳”的镇子上。
     清晨时分,镇子里面,已经是一片炊烟缭绕。
     仔细看去,许多人家都没有开伙,有炊烟者,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样子。
     习惯早起的人家,早早开始下地干活,已经忙活了一两个小时了。
     早睡早起,下地干活,省吃俭用,积累家业。
     这一条条祖训,而今在列强和地主等的压迫下,早就被撕扯得千疮百孔。
     辛苦干活者,为人心善者,个个不得好死。
     有钱的,就该吃喝玩乐,就该大肆挥霍,就该狼狈为奸。
     拿钱去置办家业,开办工厂的,无不破产了事。
     镇东头,一条人来人往的街道上。
     一群小孩子们,正拿着一颗颗糖果,兴高采烈地挥舞着一叠传单。
     “东头开了一家新店,叫供销社。”
     “大家快去看看,什么东西都有的卖,洋货土货。”
     “什么东西都收,鸡蛋蔬菜鱼,粮食生丝……”
     小孩子们努力地背诵着。
     传单上的字,他们自然大多不认识。
     充其量只认识几个数字。
     “又开了一家店,这年头,还有人开店,这不是找死吗?”一个老童生,抽着旱烟袋,背着一只手,走在街上,微微摇头。
     “是啊,六爷爷,我们这镇子里,可是有着黄霸天。”又一个瓜皮帽中年男子跟着摇头。
     “开店不给他家上供,这店能开得起来吗?”
     有人好奇拿过传单:“兴许就是他家开的。”
     “不可能,他黄霸天在这里什么店没有,干嘛要新开一家?”
     “那不是要赔死吗?”六爷疑惑道。
     有人突然说道:“不如我们一起看看去。”
     很快,一些镇民就叫过一个小孩子,让他们带着自己过去。
     来到镇东街。
     他们就见一条长长的屋子,挂上了新招牌,用石灰粉刷一新。
     以前这里是个挺兴旺的车马店。
     后来被黄霸天挤兑关门了,据说是交不上摊派。
     只见招牌上写着“东阳供销社”。
     两大串鞭炮,正挂在两侧,正准备燃放。
     一堆小孩子扎着堆,有人给他们发着糖果,糕点,乃至煮鸡蛋。
     “真是大方。”六爷摇头道。
     不久,鞭炮燃放起来。
     非常响亮,很快就打破了整个镇子的宁静。
     死气沉沉的镇子,终于迎来了一点活力。
     有些闲人,早早回来的人,纷纷赶过来看热闹。
     不多久,供销社前,就挤满了一群看热闹的人。
     一个个脑袋使劲向前看去。
     许多人穿得破破烂烂。
     如今正是三八年二月,正是寒冷的时分。
     即便是江南,也是如此,属于湿冷,更冷。
     许多人却只穿了单薄的土布衣,套一顶瓜皮小帽,揣着手,脸上挂着麻木的笑,看着那供销社。
     甚至还有几个遗老,竟然还扎着辫子,在那里一脸困惑地看着。
     “这供销社是个熊玩意啊?”一个遗老背着手,有些不屑。
     要知道现在可是三几年,大清都亡了二十多年。
     而在这时。
     供销社方面,一个人高马大的男子,走了出来。
     他身后跟着两个带枪的兵。
     众人顿时微微骚动。
     “有兵的,难怪敢在这里开店!”六爷不由恍然大悟。
     只见那高大男子,走出来后,向四方一拱手。
     “诸位乡亲父老,鄙人胡强,忝任我们东阳供销社经理,我们店今天就开张了!”
     “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我们供销社不光卖东西,还买东西,还会长期雇人干活……”
     听到这里,众人顿时来了大兴趣。
     买东西嘛,他们买不起。
     可是向这里卖东西,找活干,他们自然是很有兴趣的。
     只是到底靠谱不靠谱,会不会骗人,欺负人?
     这简直是一定的。
     哪家店面不欺负人,不宰客人?
     而在这时,只见那高大男子胡强,随后又带人将两大张红纸对联,外加横批,贴在店前。
     六爷看过去。
     只见左边写着:“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而右边又写着:“和气,和气还是和气”。
     横批则是“不打骂顾客”。
     随后,又有一长串木板,被店里的伙计给拿了出来。
     “对外收购:谷子、稻米、白面、生丝、鸡蛋、各式干菜、腊肉……”
     “今日有售:煤油、布匹、药品、糖、农具、肥料……”
     这时,有人迫不及待问道:“你们这里收糙米多少?谷多少?”
     “一担糙米十三块,谷七块。”那高大汉子直接说道。
     “有多少收多少。”
     “什么?竟然价钱这样好?”众人顿时轰动了!
     “居然是这个价?”
     “这不可能吧?”
     “是不是在蒙骗我们?”
     众人惊疑不定。
     “这个价钱,可是比我们去年摇船去城里卖的时候,还要高一倍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啊,去年是个丰收年,多收了三五斗的时候,那米行先生,竟然是糙米五块,谷三块!”
     “还给的是什么银行的纸票子,不是现大洋!”
     “对,对,你们给什么票子?”又有人清醒过来。
     那个时候,他们好说歹说,米行先生就是不肯给抬高一分价钱。
     而且还说是“同行公议”。
     哪儿都是一样的价格。
     现在竟然有这样好的收购价格,他们下意识就以为是在骗他们。
     “一是现大洋,二是三省流通券,这是我们户城警备司令部发的。”
     “是齐辉司令吗?”有位年轻人突然喊道。
     “竟然是打跑了鬼子的齐司令!”众人轰动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一家店面后面,竟然是三省防御使,兼任户城警备司令的齐辉,齐大帅!
     “没错,这供销社就是我们司令开的,为的就是救民。”
     “真的假的,不会是冒充齐司令的名头吧?”有人还是不相信。
     主要是他们这一辈子,被人骗,被人杀,被人压……就是没有碰到过好人。
     “这里距离户城也就是百里地,给你们听听齐司令现在的广播。”
     随后高大汉子让人拿出来一台大收音机,同时架设上喇叭。
     调整频道之后,里面很快传来广播。
     “户城广播电台,这里正在播放齐辉司令的录音。”
     “各位乡亲们,你们好。”
     “鬼子退了,我们要搞经济,抓生产。”
     “我们户城警备司令,为了救民,特意在十三处地方,推出平价供销社。”
     “鄙人深切明白农民的痛苦。”
     “鄙人在这里保证,收东西不让两方吃亏,出售东西不占大家的便宜。”
     “是齐司令的声音!”
     众人一听,彻底震惊了。
     前些月,鬼子进攻户城,这里一日三惊。
     有钱的人家,天天用收音机听广播,生怕鬼子冲进来。
     当然有人也早早跑路。
     可还是有很多人不想跑路,或者是跑不了。
     在

第138章 三五斗的背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