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9章 后方的和平生活,前线的尔虞我诈[1/2页]

抗战:八百无限战魂助我! 三天睡9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与此同时。
     户城,一处狭小拥挤的长屋中。
     湿热,憋闷,又燥动。
     这长屋,上下三层。
     上楼下楼的中间过道中,也被隔出了狭窄的格子间。
     类似于那种鸽子笼一样。
     这种房子,在繁华拥挤的大城市,是很多很多的。
     多到齐辉都一时顾及不到的程度。
     毕竟人们争相来到大城市里,寻找致富求生的机会。
     在一处格子间里,一张门板放倒之后,充当了桌子。
     桌子后,一个年轻人正在奋笔疾书。
     “不能因为一个鈤人疯子的袭击,就去为难所有的鈤人,即便是文明的殴洲,也会发生很多这样的事——这是甲午战争时,嘤国报纸在为鈤人说话,当时龙汉刚刚遭受惨败,使者又遭到鬼子的袭击。”
     “而现在,当鈤人在嘤国人的脑袋上跳舞时,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一位来户城的新人作家,正在奋笔疾书。
     他最近找到了向报社、杂志投稿的秘诀——大力渲染列强的自作自受,尤其是嘤国人、麦国人、高卢人。
     这样的稿子,只要写500到1000字,几乎是秒过。
     读者们非常爱看这样的文章,根据编辑的说法:“读者们写信告诉我们,每次看到后,就像大热天吃了冰镇西瓜一样。”
     而每一篇这样的稿子,他就能换来十个大洋,后续还会有些许分成。
     这样的价钱已经很划算了。
     要知道,他写出这样的一篇文章,只要一天功夫。
     而这个时候,纺织厂的女工,虽然有了很大的工资和生活环境改善,一月工资,也只是在40个大洋左右。
     “这个月再加把劲,下个月就搬去公寓里!”新人作家兴奋地想着。
     “于先生,吃点糕点吧。”
     这时,楼下有一位女子的声音响起。
     于作家放下笔头,看向一个清秀的女子。
     对方提着一篮糕点,上面包裹着油纸,纸上还有字:“刘家糕点铺”。
     “谢谢,不用了。”于作家笑笑。
     那清秀女子就在附近的一家纺织厂上班。
     没有住工厂宿舍,而是在这里租了房子,租的是顶楼,比他的条件好许多。
     但是女子的负担很重,一大家子人在乡下,还等着她寄工资回去。
     这是平时闲聊时提到的。
     于作家知道女工对他有些意思,如果换成几年前,那时候的他,很是茫然,定然觉得自己不该去回应这份好感。
     一片战乱,找不到工作,报纸也苛刻,发一篇文章,要打磨半个月。
     而现在,他不茫然了。
     因为龙汉到处都是机会,到处都是和平,到处都是消费。
     他随便写写就是大把的大洋到账。
     拿报纸编辑的话说,即便是一条狗,只要会写列强倒霉的文章,他们也照样收。
     当然这年头,写文章的门槛还是很高的。
     毕竟齐司令才刚刚履任两年多,龙汉普遍的文化水平还需要大力提高。
     很多人只是刚刚扫盲,会认字,但距离写出流畅有趣爽快的文章,那还差得太遥远了。
     他们现在温饱不缺,对精神生活有巨大的需要。
     工厂、街道办,也都大力鼓励人们读书看报,甚至集体订阅报纸。
     这就对各种文章有了大量的需求。
     本来民国之时,就是报业和杂志井喷的年代,而经过齐辉的发展,人们的消费力大大增加。
     如今可没有太多娱乐方式,电视机很少很少,电影也不多,收音机虽然多,却是收听受限。
     因此报纸和杂志就成了重要的娱乐载体,小说、新闻、文章、评论……每天都有海量的需求。
     很多报纸都是刚刚印刷出来,就被订购一空。
     而这就给了于作家这样的新人,大好机会。
     曾几何时,他只能像个无用的文人那样,辗转反侧,最后找一个小文员的工作,胡乱混着日子。
     而现在,他来到户城,仅仅一个月,就赚了几十银元。
     之所以来这里,也是因为在这里发文章很快,可以直接亲自投递到报社和杂志社里。
     一两个小时就会出结果,是采用还是退回,不需要漫长的等待。
     他甚至准备购买一台打字机。
     不像在家乡县城,要邮寄,要等待回信,一下子就是一个月过去。
     现在的于作家就是这样的心态:他又觉得这女工配不上自己了。
     自己很快就会成为中上流的人物,应该娶一个有钱人家的小姐。
     这就是文人啊。
     贱人就是矫情。
     “于先生,在写什么文章?”女工走到门口说道,不能进去,因为站不开。
     “一些时事评论,你看不懂的。”
     “哦,我也在写啊,我看最近嘤国人经常无能狂怒,在报纸上说我们不该与汉斯人勾搭,可是他们与更加邪恶的鬼子勾搭的时候,却从来不说。”女工说着,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一叠笔记。
     “啊,你也懂这些?”于作家顿时吃了一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啊,我写的文章,上个月还在《今日晚报》上发表了,给了我5个大洋的稿费,可惜下一次再投,他们又不收了,我还想从工厂里辞职了。”女工很遗憾地说着。
     “呃,写文章是不太稳定,至少得有足够多的积累,最好有几套房子出租,再去做这个事。”于作家下意识地说着。
     其实他原本是有几套房子出租的,虽然是在县城。
     后来被鬼子给炸了。
     所以他很痛恨鬼子,破坏了他富二代的生活。
     而现在,他又有可能重复二代生活。
     于作家一边写,女工就站在旁边看。
     不多久,突然间女工说道:“我看到路边有咖啡厅,有人就在里面写作。”
     “你不如去那里写吧?”
     于作家有点腼腆道:“算了,我又不喝咖啡,不好占他们的地方。”
     “你是个老实人啊。”女工眼神中又露出一丝欣赏。
     我老实吗?
     都是穷的。
     于作家心中想着。
     就这样,一处长屋弄堂里,和平的日子中,作家与女工的短暂爱情,就在这里萌发着。
     这对于目前烽火连天的岁月来说,无疑就是奢侈的。
     …

第229章 后方的和平生活,前线的尔虞我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