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回溯馆[1/2页]
列车求生:别跟我比运气谢谢
林中取栗
回溯馆藏在时间的褶皱里。
这里没有门窗,只有漫无边际的回廊,廊柱是半透明的琥珀色,里面凝固着细碎的光点。
那些是被抽离的“瞬间”。
很抽象。
可能是某个人临终前的叹息,也可能是早春第一片雪花落地的轻响。
何永秋踩着微凉的黑曜石地砖,指尖划过身旁的陈列架。
架子上整齐码放着无数卷轴,绢布泛着陈旧的米白色,边缘烫着暗金的花纹,像沉睡了千年的蝴蝶。
何永秋是这里的第七任馆主,接管回溯馆已五年。
前任馆主临终前将橡皮擦交给他时,反复念叨:“别信那些字,更别碰那橡皮……命运是块烧红的铁,捏得越紧,烫得越狠。”
此刻,何永秋正整理一批刚“归档”的旧卷轴。
他的动作很轻,仿佛怕惊醒卷轴里的人生。
忽然,最底层一卷轴的边缘露出半截泛黄的纸,不是绢布材质,倒像是粗糙的牛皮纸。
他抽出来看,卷轴封面上没有名字,只有一行模糊的烫金小字:“蒸汽时代?钟表匠学徒”。
蒸汽时代,已经是很久以前了。
不过,在回溯馆,本就没有时间这个概念,过去与未来从来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在不断回转,流动,扩散,又聚合。
展开卷轴,绢布上的墨字自动浮现,像活过来的画。
【阿烬,生于蒸汽历1027年,卒于蒸汽历1067年】
【30 岁时,工坊锅炉爆炸,失去双手】
【31 岁,酗酒成瘾】
【35 岁,被钟表行会除名】
【50 岁冬夜,冻死在东码头的废木箱里。】
字迹冷静得像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一生,连死亡的细节都写得毫厘不差。
看起来和别人的没有任何区别,但……这个人生却是用牛皮纸写成的。
承载的物质不同,代表着人生的不同,至少在何永秋接管回溯馆以来,这样的情况很少见。
大部分人的人生,都只是绢布上的寥寥数笔,就像是一片轻盈的雪花。
何永秋皱了皱眉,指尖在“失去双手”几个字上停顿。
这行字的墨迹比其他地方稍深,像是被反复描摹过。
就在这时,他发现卷轴夹层里还藏着个小本子。
牛皮纸封面,边角磨得发毛,封面上用炭笔歪歪扭扭画着个齿轮。
翻开第一页,字迹稚嫩,却透着一股执拗:
“蒸汽历1037 年3月12日,师傅送了我第一把螺丝刀,木柄上刻着我的名字,他说,钟表是命运的骨头,修表的人,得对骨头有耐心。”
往后翻,大多是记录修表的细节,偶尔夹杂着几句抱怨。
“今天又把齿轮装反了,师傅敲了我的头”
“隔壁街的姑娘说我的怀表走得不准,明天一定要调好”。
直到某一页,字迹突然变得潦草,墨迹晕开了一大片:
“【涂抹】,师傅走了,他说‘时间不会倒转,但人能记住过去,可我不想记住,我想让时间倒回去……”
第929章 回溯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