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李世铭回到家中,才想起自己这趟去欧罗第一站就在汉斯,半个月时间,居然彻彻底底把在汉斯的便宜姑姑梁嘉欣忘了个一干二净。
想起来真是有点惭愧。
幸好母亲没有问起这件事,只是跟他确认了一下,熊国是不是彻底撤干净了。
李世铭回复只剩最后一单生意的尾款没有支付,已经不需要再过去了,到时候确定金额转账就可以。
趁着这个话头,母亲有询问了一下婆罗洲兰芳国的近况。
叶岚很少跟李世铭讨论兰芳国的事。
但李世铭心里清楚,学经济的可能不懂军事,但一定懂政治。
搞航运的还一定懂地理。
兰芳国的位置越重要,就代表其中越凶险。
特别在这个千岛国新任总统即将出炉的时间节点。
风平浪静了一年之久的西婆罗洲,即将风云再起。
李世铭不愿多谈,只告诉母亲,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他有好几种预案,保证不会把天通个窟窿。
李世铭不愿多谈的原因,只是为了不让母亲操心。
龙港机场和叶氏航运两大摊子事都在母亲肩上,还要兼顾龙腾科技和奶牛国际。
李世铭实在不想让兰芳国这个对母亲而言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的地方,让她跟着操一份心。
李世铭在千岛国并没什么影响力,虽然有钟氏这个合作伙伴,但兰芳国的事,李世铭没让钟氏参与一分一毫。
钟氏在千岛国本岛家大业大,利益牵扯太深,李世铭就连打探消息,也绝不从钟氏下手。
如果哪天兰芳国彻底站稳脚跟,倒是可以和千岛国本岛的势力合作搞搞经济。
李世铭和陆君武心里都很清楚,兰芳国和千岛国之间还有一场大战要打。
这一年诡异的平静,只是双方都在整合积蓄力量。
无论是周边的国家,亦或是千岛国内部,都认为兰芳国护国军赢得侥幸,千岛国输在准备不足,轻敌冒进。
因为两者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千岛国是人口过亿的大国,兰芳国人口才三百多万。
千岛国拥有近40万军队,兰芳国护国军撑死不过一万人,在加上人数不详的民兵武装。
兰芳国护国军天然就只能采取防守姿态,几乎没有进攻能力,更没有能力威胁到千岛国本岛。
如果不是苏哈总统突然病发,千岛国内部陷入权利争夺战,完全有能力可以组织第二波、第三波进攻。
兰芳国护国军只要有一次没有挡住,就只能逃到雨林里去打游击。
养活一支能抵挡千岛国军队的护国军,对李世铭来说难度不大。
要养活兰芳国境内的三百万人,着实是个大难题。
这一年的时间没有战事,陆君武和罗定宇的精力都用在整肃内部,恢复生产上面。
局势尚未明朗,自然不可能有大的投资动作,李世铭仅仅将江湛拆船厂的业务转移到了婆罗洲。
另外利用手中的近5000驻军俘虏和上万罪犯作为劳动力,开辟了几个粮食种植园。
俘虏是以后和千岛国谈判的筹码,但白白浪费粮食是不可能的。
罪犯大多是原来那些熟雅族的“贵族”以及被他们煽动并且造成破坏的暴徒。
直接有人命在手的为了杀鸡儆猴,公审
第388章 大选前夕(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