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鬼子
赵大虎和赵二虎也停下了手中的铲子,两兄弟对望一眼,两张被雨水冲刷得发青的粗犷面孔上,肌肉扭曲着。
赵大虎猛地将手中的工兵铲狠狠插进泥地里,低吼一声:
“兄弟,对不住了!
等俺们砍下山田的脑袋,再回来…给你们上大供!”
赵二虎红着眼圈,重重地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跟着大哥一起,将最后几铲湿泥狠狠拍在新坟上。
“中!”
郑三炮那粗粝的河南腔在雨声中响起,带着一种豁出去的狠劲。
他一把将歪把子机枪扛在肩上,枪管上还沾着泥水,
“埋了!埋了利索!
咱去加迈,替他们多杀几个鬼子!
给拐子兄弟…垫背!”
他最后几个字说得异常沉重。
动作陡然加快。
泥土被奋力地抛洒覆盖,很快,三十多个浅浅的土包在雨水的冲刷下,与这片饱浸血泪的山坡融为一体,
只留下几块临时削砍的粗糙木牌,歪歪斜斜地插在坟头,上面的名字被雨水迅速冲刷得模糊不清。
“侦察连!
集合!”
古之月的声音如同出鞘的军刀,刺破雨幕。
侦察连重新整队,雨幕里只剩下六十八个人。
每个人都浑身泥泞,军装被血和泥水浸透,却个个腰杆笔直。
古之月点着人数,苏北话逐一核对:
34;徐天亮一排十七人,孙二狗二排二十一人,郑三炮三排二十人,连部十人......34;
他顿了顿,声音低下去,
34;够了。34;
人影在泥泞中快速移动。
这支刚刚经历了血战、埋葬了战友的队伍,仅存的六十八人,迅速在古之月面前排成歪歪扭扭的队列。
雨水无情地浇在他们身上,破烂的军装紧贴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许多人脸上、手臂上还带着未包扎的伤口,血水混着泥水往下淌。
但那一双双眼睛,在雨水的冲刷下,却亮得惊人,里面燃烧着悲伤、愤怒,以及一种被仇恨和救援使命点燃的、近乎疯狂的斗志!
“老周!
发干粮!
动作快!”
古之月吼道。
“来喽!”
老周那矮胖的身影立刻从临时掩体后冒出来,怀里抱着一个裹着油布的藤筐,里面是硬邦邦的各种罐头食品。
他手脚麻利地分发着,雨水顺着他花白的鬓角流下,嘴里还在念叨:
“吃!都吃点!
垫吧肚子!
加迈…加迈城里的鬼子等着咱们呢!”
声音带着川音特有的急促。
另一边,113团的军需官带着士兵推着几辆蒙着雨布的小车冲了过来。
“领弹药!快!
每人两个基数步枪弹!
手榴弹能拿多少拿多少!
机枪手多领!”
吆喝声在雨声中此起彼伏。
士兵们蜂拥而上,沉默而迅速地补充着弹药。
冰冷的金属弹匣、沉甸甸的手榴弹袋、黄澄澄的子弹链,被塞进湿透的子弹袋、挂在腰间、背在肩上。
金属碰撞的铿锵声,弹链摩擦的沙沙声,混合着雨水打在钢盔和武器上的噼啪声,交织成一曲冰冷的出征序曲。
“整队完毕!”
一排长徐天亮的声音响起,带着一种刻意提振的昂扬,金陵腔在雨中也显得格外清晰。
他挺直腰板,脸上混杂着雨水和泥浆,但眼神锐利。
“出发!”
古之月没有任何废话,大手一挥,苏北口音斩钉截铁。
侦察连六十八名残兵,立刻像一股灰色的、沉默的溪流,汇入了旁边113团那支同样满身泥泞、却杀气腾腾的行军洪流之中。
第453章 遭遇鬼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