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9章 女儿送来了炮弹[1/2页]

父亲的小情人 东方红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她不知道,也不在乎了。
     她只知道,这座用欺骗和背叛筑成的、囚禁了她半生的地狱,她终于亲手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哪怕外面依旧是荆棘密布,也好过在这腐烂的泥潭里窒息。
     米萍小心翼翼地将那封饱蘸血泪的信折好,塞进信封。信封上没有地址——她根本不知道那个所谓的“家”在哪里,也不屑知道。她只在那空白的信封正面,用染血的指尖,重重地写下了五个字,力透纸背,如同刻印:
     徐志超亲启
     米萍写完了控诉信,洗浴后静静躺卧,打开小红色收音机,开始收听枝江广播电台晚上九点钟的《时光美好,但是很短》这个情感热线频道。米萍每天雷打不动,天天按时收听。她已习惯如此。
     情感节目里,播音员正诵读普斯经的诗句:“该来者必来,该去者必去,此为轮回,此为前生因果与业债。”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流淌,她闭上双眼,世界仿佛只剩下那声音的余响。
     诗语如醒世钟声——世间何曾有什么凭空而生、无故而逝?你看那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何尝不是一场场庄严的因果循环?生灭流转,聚散有时,皆非偶然,而是前缘与业力的自然显现。
     如种子深藏泥土,一旦因缘聚合,便逢春雨萌发;若因缘散尽,亦如秋叶飘零,安然归根。万物都在这环环相扣的因果链条中,遵循着不可违逆的法则,既无强求的余地,也无滞留的可能。
     这真谛一旦被心所参透,内心便挣脱了执念的枷锁。当米萍终于领悟到“该来必来,该去必去”所包含的深意,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原来生命中的得失聚散,并非命运无情的捉弄,而是因缘生灭的必然。
     我们既无力扭转因果之流的方向,也不必沉溺于无谓的抗拒与挣扎。这不是消极的宿命论,恰恰是积极的解脱宣言——它卸去了我们肩上那“必须拥有”与“永不失去”的沉重负担。
     于是,曾经为失去而辗转难眠的长夜,为求不得而郁结难解的愁绪,竟都如云烟消散了。原来当执念的锁链断裂,心灵便拥有了拥抱当下的轻盈与自由。
     既然前缘已定,我们唯一能牢牢把握的,就是眼前这一刻,这每一轮新生的太阳。
     米萍关掉收音机,静静躺下,心中一片澄明。
     她决心把每一个黎明都当作生命重新开始的庆典——明日,她将早早起身,迎接晨光初现。她深知,昨日种种已随风而逝,明日种种尚未到来,唯有当下这个窗口,能容她推开,去承接晨风与朝霞。
     她将在晨曦中深深呼吸,让清爽空气洗尽心中尘埃;她将舒展身体,以行动体味这全新一天的无尽生机。
     当朝阳喷薄而出,那万道金光便不只是自然景观,更是她心中积极信念的璀璨外化:世界有因果流转的智慧,而我有拥抱此间的勇气与热望。
     收音机指示灯熄灭,窗外晨光已悄然染上微白。米萍安然入眠,梦中仿佛已看见那轮红日正从东方地平线涌起,挣脱了沉沉夜幕的束缚。
     万物如流水,

第269章 女儿送来了炮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