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日。
紫禁城,乾清宫。
往日庄严肃穆的宫殿,此刻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沉重哀戚。
寝宫内浓重的药味弥漫,还混合着名贵香料的气息,即便是如此,也掩盖不住那股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衰败味道。
宽大的龙榻上,万历皇帝朱翊钧双目紧闭,面色呈现出不祥的青灰色,呼吸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胸膛的起伏微不可见。
他仿佛一盏即将彻底熄灭的油灯,仅剩最后一丝微弱的火苗在顽强跳动。
太子朱常洛跪在龙榻最前方,紧握着父亲枯槁冰冷的手,脸上涕泪横流,口中不断发出压抑的悲泣。
“父皇……您睁开眼看看儿臣啊。”
“父皇……”
他的悲伤情真意切,但眼底深处,除了对父亲即将离去的恐惧,更翻滚着对那近在咫尺的至尊之位的极度渴望,以及一丝不敢流露的惶恐。
这些年来,他所有的经历都在告诉他,父皇并不喜欢自己,而是喜欢福王。
只是碍于祖宗之法,不得不为之而已。
如今这位掌控帝国近五十年的男人,终于是走到生命的尽头,而自己也将取代他!
皇太孙朱由校跪在父亲侧后方,小脸绷得紧紧的,眼圈通红,强忍着不让泪水掉下来。
他紧紧抿着嘴唇,目光复杂地看着龙榻上气息奄奄的祖父,又看看悲痛欲绝的父亲,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沉重。
在祖父弥留的这些日子,隔三差五就要见他,给他的宠爱,实在是非常明显。
甚至他有个不敢诉诸于口的想法。
几位须发皆白的内阁阁老肃立在稍远处,垂手躬身,面色凝重如铁。
他们是帝国权力的核心,此刻却只能屏息凝神,等待着最终时刻的到来,心中盘算着新帝登基后的朝局走向和自己的位置。
史官则跪在角落的矮几旁,笔走龙蛇,紧张地记录着皇帝弥留之际的每一个细节。
他的每一个字,都可能影响后世对这位在位四十八年帝王的评价。
殿内落针可闻,只有朱常洛压抑的呜咽,以及万历皇帝那如同破旧风箱般艰难断续的呼吸声。
突然,万历皇帝的眼皮极其轻微地颤动了一下,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勉强掀开一条缝隙。
浑浊的眼珠茫然地转动着,视线涣散,似乎想看清眼前重重叠叠的人影。
他的嘴唇极其艰难地翕动了几下,喉咙里发出嗬嗬,如同砂纸摩擦般的微弱气音。
那枯瘦如柴,布满老年斑的手臂,似乎想抬起来,却只带动手指极其轻微地勾动了一下。
他的声音微弱得几不可闻,断断续续,如同风中残烛最后的摇曳。
他的目光似乎努力地聚焦,最终艰难地移向了跪在朱常洛身后的那个少年身影。
那根曾指点江山,批阅奏章的手指,此刻如同风中枯枝,却颤巍巍地指向了朱由校的方向!
“朕……的……位……置……”
“……让……他……顶……”
随着最后三个字出口,如同耗尽了他生命最后的所有能量,微弱却清晰地落在众人耳中。
话音落下的瞬间,那根指向朱由校的手指也仿佛失去了所有支撑,颓然垂落,砸在冰冷的龙榻边缘。
寝宫内死一般的寂静被打破。
随即又陷入更深的死寂!
&
第371章 帝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