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简王十三年(公元前573年)七月十六日寅时,徐国都城钟离城(今安徽凤阳)的晨雾尚未散尽,一声清亮的啼哭划破了徐国公室的宁静。徐融作为徐国少公子,降生于青铜鼎彝林立的宫室之中,彼时的徐国虽已不复西周时34;驹王践奄34;的煊赫,但作为淮夷诸国盟主,依然保持着独特的礼乐文明。在钟磬雅乐与《徐无鬼》的庄老遗风中,少年徐融手持玉璋,凝视着宗庙前潺潺流过的淮水,或许未曾料到,三十年后自己将以血肉之躯扞卫这片浸润着先祖荣光的土地。
徐融自幼展现出过人的文武天赋。在宫廷太傅的教导下,他不仅精研《徐誓》《淮繇》等徐国典籍,更在射圃中练就百步穿杨的箭术。当同龄的公子王孙沉溺于鹿鸣宴饮时,徐融却常策马巡视淮水防线,观察楚军战船的航行轨迹。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楚国令尹屈建率舟师突袭徐国钟离,十六岁的徐融率三百死士夜袭楚营,以火牛阵冲破楚军水寨,这场战役虽未扭转战局,却让诸国记住了徐国少年将领的胆识。
随着春秋争霸格局的演变,徐国的战略地位愈发重要。南方的吴国在阖闾、伍子胥的治理下崛起,将北进中原的矛头指向徐、钟吾等淮上诸国。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春,吴王阖闾以34;徐君收留掩余、烛庸二公子34;为由,亲率三万水陆大军北征。此时的徐融已升任上将军,他在朝堂上谏言:34;吴人狼子野心,今日伐徐,明日必图中原。臣愿率举国之兵,死守淮泗天险!34;徐君望着这位鬓角已现霜色的将领,将象征兵权的玄钺郑重交到他手中。
徐融的防御部署堪称精妙。他将主力布防于淮水西岸的涂山要塞,依托险峻山势构筑三道防线;在淮河主航道设置铁索、暗桩,配备强弩手组成的34;淮水弩阵34;;又派遣精锐骑兵骚扰吴军粮道,截断其与后方姑苏的联系。首战涂山脚下,徐军
第262章 徐国徐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