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6章 西晋官员徐馥[1/2页]

徐氏略记 缓安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西晋永康元年(300年)至光熙元年(306年)的血色乱局中,八王之乱如沸腾的熔浆撕裂了王朝的根基。徐馥,这位《晋书·惠帝纪》中寥寥数语带过的司徒属官,其身影却在赵王司马伦篡位的政治旋涡里,折射出西晋官僚集团的生存抉择与历史宿命。
     徐馥任职的司徒府,在西晋官制中位列34;三公34;,执掌全国土地、户籍与教化,属官选拔需经中正官严格评议。从其得以跻身司徒属官来看,他极有可能出身颍川、河东等士族盘踞区域的官僚家族。以当时选官制度而论,若无可资凭藉的门第背景或士林举荐,寒门子弟几乎无缘此类清要之职。在司徒府处理田赋统计、户籍核查等实务的过程中,徐馥不仅积累了行政经验,更构建起复杂的政治人脉网络,这为其日后参与政治斗争埋下伏笔。
     赵王司马伦的篡位打破了西晋脆弱的权力平衡。元康九年(299年),贾南风矫诏杀害太子司马遹,次年司马伦以34;为太子复仇34;为名发动政变,诛杀贾后党羽三千余人。这场政变表面上是宗室匡扶正义,实则暴露出司马伦觊觎皇位的野心。永宁元年(301年)正月,司马伦僭位称帝,改元建始,将玉玺收入私府,这种公然破坏34;禅让34;政治传统的行径,令西晋官僚集团陷入分裂。
     徐馥参与讨逆并非偶然。从其任职履历分析,司徒府作为维护皇权正统的核心机构,天然与篡位者存在政治对立。据《晋书·齐王冏传》记载,司马冏檄文传至各府衙时,明确以34;奉迎大驾,复我邦族34;为号召,这与司徒府34;佐天子理阴阳34;的职责高度契合。徐馥在这场行动中,或负

第266章 西晋官员徐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