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2章 东晋御史中丞徐馥[1/2页]

徐氏略记 缓安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东晋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徐馥以御史中丞之姿留下了独特的历史印记。这一时期,门阀政治主导朝野,皇权与士族势力相互博弈,内忧外患交织。徐馥任职的御史台作为朝廷监察核心机构,肩负整肃吏治、维护纲纪的重任。尽管其事迹散见于《晋书》纪传,但通过钩沉索隐、史料互证,仍可勾勒出他刚正不阿、忠勤王事的一生,展现东晋政治生态的复杂图景。
     徐馥出身背景虽未在史料中详述,但结合东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选官特征,其家族应具备一定政治根基与文化底蕴。东晋的官员选拔体系中,门第阀阅仍是重要标准,能跻身御史中丞这一要职,徐馥家族或为地方豪族,或与士族有密切联系,使其得以凭借家世基础进入仕途。同时,徐馥自身必然具备卓越的才能与学识,东晋重视官员的文化素养与法律知识,御史中丞需精通典章制度、熟稔律法条文,方能胜任监察之责,徐馥正是凭借个人能力与家族助力,逐步在官场崭露头角。
     御史中丞执掌监察大权,是朝廷的“风宪官”,其职责涵盖弹劾百官、察举非法、监督朝仪等诸多方面,在维护朝廷纲纪、保障官僚体系正常运转中发挥关键作用。徐馥任职期间,以铁面无私、执法严明着称。东晋时期,门阀士族权势滔天,部分显贵倚仗家族势力肆意妄为、贪赃枉法。面对这些位高权重的贵族,徐馥毫不畏惧,秉持公正之心履行监察职责。
     《晋书》中虽未详细记载具体弹劾案例,但从东晋政治环境推测,徐馥必然与诸多权贵产生过激烈交锋。当时,一些士族子弟凭借门第荫庇入朝为官,却尸位素餐、骄奢淫逸,严重影响朝廷行政效率与社会风气。徐馥对这类现象绝不姑息,屡屡上奏弹劾,要求朝廷严惩违法乱纪的官员。他的弹劾不仅针对品行不端的官员,对行政不作为、推诿塞责者也予以纠察,力求整顿吏治,重塑朝廷清明风气。在朝仪监督方面,徐馥严格规范官员行为举止,维护朝堂秩序,确保朝廷礼仪庄重威严,彰显皇权尊严。
    &nb

第272章 东晋御史中丞徐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