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盛东从李昌的眼神中能看出,这位在长安苦心经营多年的掌柜心中还是惦念着那个他祖辈们生活过的辉煌长安城。
这时李昌见众人还在店铺内站着,忙说道:“几位都到里面歇息一阵吧,先喝口茶,等会儿安排妥当,你们再去客栈,反正离得不远,走过去也就半刻不到。”
李清溪点点头进入一间内堂,里面有五六间独立的屋子,还有个后院,院内摆放着不少刚刚运来的丝绸,正有伙计在清点搬运。
李清溪、孔盛东带着冯满在内堂坐下喝茶,其余一众人都跑到外面的街上先准备在附近转转。
李昌进入内堂似乎想说点什么,但见孔盛东在,正在踌躇间,李清溪说道:“孔东家是自己人,没什么可避讳的,你有什么事就说。”
李昌忙说道:“东家看到外面刚刚运来的丝绸、绢布了吗?这恐怕是今年从蜀国运来的最后一批,因为传闻蜀国怠慢新朝皇帝,皇帝要和蜀国开战呢!我正担心货源中断,特意禀告东家,需速速从南吴和吴越调运丝绸、绢布,不然长安的丝绸生意维持不了多久。”
“消息准确啊?”
“禀告东家,很准确!因为七天前,新朝的使团刚刚自蜀国返回,他们从汉中途径长安时,使团里的杨副使专门派人和我说了一声,我五天前已经给东家写信,只是没想到东家正好来长安。”
“看来我这趟还真没有白来,好,我这就给在洛阳的李程东家写信,让他尽快从吴越、南吴调运绸缎、绢布弥补货源。”
李清溪说罢,起身到屋内的一张书桌边上,开始给李程写信。
孔盛东问李昌:“不是说蜀国已经向新朝称臣了吗?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孔东家,听使团杨副使派来的人讲,说是使团回朝时,蜀国尽弄些残次、伪劣器物给皇帝进献,还大言不惭地说好东西不能给外人,当时就把使团正使气得不轻,说是要回去禀告皇帝,告蜀国一个大不敬之罪,依皇帝的性格,怎么会忍得住?如今南吴和吴越相继和新朝称臣修好,皇帝的南线大军正好没事干,可巧蜀国找死,这一战怕是难以避免。”
孔盛东本想发几句牢骚,契丹军都打到家门口了,不去调集人马回击,就因为这么点事情就又要举南线的精兵和蜀国开战,皇帝难道算不清楚账吗?但是碍于李昌在身边,却没法说出口。他只能将日后在长安主事的冯满介绍给李昌,请李昌以后多加照顾。
李昌忙一口应承下来。
李清溪那边写完信,交给李昌,命他速派人送到洛阳。
办完这些事,李清溪说道:“走吧,孔东家,我们去吃饭,吃完饭在街上走走,长安晚间比太原府热闹,值得看一看。”
召集好众人后,一行人在李昌的陪同下先到客栈放下马匹和行李,之后在客栈的饭馆早早用过饭。饭后几个后辈分成两伙人,分别去城里热闹的西市河东市闲逛,李清溪身边只带着李安,孔盛东身边带着梁安戊和沙孔龙,一行五人先去较远的西市。
&n
第388章 千里长安路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