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抛砖引玉,商路花开[1/2页]

风水云雷电 草原蓝天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谷阳城纳入中原版图后,石禾并未止步于军政,见洛阳周边百业待兴,便命张燕主持城中商贸,想以商养民,让百姓早日过上安稳日子。可初入中原商道,谷阳城的“桃花布”“愈伤膏”虽有口碑,却始终被本地老牌商号“洛阳商盟”压制——商盟由数家百年老店联合而成,垄断了城中大半货源,更暗中嘱咐各大小商贩不得与谷阳城商号往来。
     张燕看着账本上寥寥的订单,眉头微蹙。赵虎在旁急道:“这些老狐狸摆明了欺负我们新来的!不如派些弟兄去‘讲讲道理,看他们还敢不敢刁难!”张燕却摇头:“经商如治水,堵不如疏。他们根基深厚,硬拼只会两败俱伤。沈先生的《商策》里提过‘抛砖引玉,或许能用在此处。”
     她所说的“砖”,是谷阳城特有的“桃花染技艺”。这种染法以桃花汁为媒,能染出遇水不褪的粉白渐变,工序虽复杂,却比传统染法节省三成染料。此前张燕一直将技艺藏于谷阳城,如今却决定“抛”出去。
     三日后,张燕在洛阳城外开设“桃花染坊学堂”,贴出告示:凡愿来学习者,不论出身,免费传授基础桃花染技艺,学成后可领一套简易染具,谷阳城还包销其首批染布。消息一出,洛阳城哗然——商盟的染坊向来将技艺视作不传之秘,哪有主动教人还送工具的道理?不少贫寒工匠、小商贩闻讯赶来,学堂门前排起长队。
     商盟会长冯渊听闻此事,嗤笑道:“不过是些粗浅手艺,想以此打开门路?太天真了。”他断定张燕是急病乱投医,不仅不加阻拦,反而让手下人等着看笑话:“等他们把技艺教完,咱们再压价倾销,让这些学了半吊子手艺的人血本无归,看谁还敢跟谷阳城打交道!”
     可冯渊没料到,张燕的“砖”抛得极有章法。学堂只教基础染法,核心的“固色秘方”仍留一手,但仅这半套技艺,已让小商贩们的染布成本大降。更妙的是张燕的“包销”策略——她将收来的染布做成简易头巾、帕子,印上“谷阳城监制”的桃花标记,以极低价格在洛阳街头的“便民摊”出售,百姓见布料新奇、价格实惠,争相购买。
     街头巷尾渐渐飘起粉白相间的桃花头巾,连寻常妇人都知道“谷阳城的布又好又便宜”。那些跟着学堂学艺的小商贩,不仅没亏本,反而靠着包销赚了第一笔钱,对张燕愈发信服,纷纷主动要求长期合作。
     这日,张燕正在染坊查看新布,学堂的学徒阿木匆匆跑来:“张小姐,城西的张记布庄掌柜求见,说想跟咱们订大批桃花布,还说……还说愿意脱离商盟!”原来张记布庄是商盟里的小商号,一直被冯渊压着利润,见谷阳城的染布生意火爆,又感念张燕毫无保留传授技艺,便决意倒戈。
     张燕亲自接待张掌柜,不仅答应供货,还将桃花染的进阶技艺稍稍透露:“若用晨露调和桃花汁,染出的颜色会更透亮。这手艺,咱们可以一起琢磨。”张掌柜又惊又喜,回去后立刻改进工艺,他的布庄生意越发红火,引得商盟里其他小商号蠢蠢欲动。
     冯渊这才察觉不对——张燕抛出的“砖”,看似是免费技艺,实则是用小利团结了底层商贩,织成了一张遍布街头巷尾的销售网。更可怕的是,百姓对“桃花标记”的信任度越来越高,连商盟的老主顾都开始转向谷阳城的商号。他想降价反击,却发现自家染布成本远高于用桃花染法的小商贩,越降价越亏损。
     这日,张燕收到冯渊的请帖,邀她赴宴商议“合作事宜”。席间,冯渊一改往日傲慢,苦笑道:“张小姐这‘抛砖引玉之计,冯某服了。那‘砖是技艺,引的是人心与商路啊。”张燕浅笑道:“冯会长言重了。谷阳城经商,向来信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若商盟愿开放货源共享,谷阳城可将全套桃花染技艺公开,咱们一起让洛阳的商路更兴旺,如何?”
     冯渊看着张燕眼中的诚意,又想起城外那些因桃花染技艺过上好日子的工匠,终于点头。此后,洛阳商盟与谷阳城商号达成合作,桃花染技艺传遍中原,“桃花标记”成了诚信与实惠的象征。谷阳城不仅打开了商路,更让“仁商”之名深入人心。
     月夜下,石禾看着张燕盘点新到的货源,笑道:“你这‘砖抛得好,引来的可不止玉,还有人心。”张燕指尖划过染布上的桃花纹路,轻声道:“其实最好的‘玉,从来都藏在人心底。你肯先拿出真心当‘砖,自然能引出别人的诚意。”
     晚风拂过染坊,带着桃花与布料的清香。所谓商战,从来不是尔虞我诈的算计,而是以心换心的智慧。那抛出的“砖”,是信任,是分享;引来的“玉”,是合作,是共赢。就像这中原大地上的商路,唯有彼此成就,才能通向更长远的未来。
     三业同兴,乱世生花
     谷阳城的商路刚稳,中原又起波澜。这年冬,关中大旱,颗粒无收的灾民涌入洛阳,而蜀王残余势力趁机勾结匈奴,在边境烧杀劫掠,朝廷急调粮草驰援,洛阳周边的粮价一夜暴涨。石禾站在城楼上望着灾民露宿街头的身影,沉声道:“兵守境,商通财,农足食——如今三业缺一不可,咱们得在刀尖上

抛砖引玉,商路花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