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的春风吹过红星纺织厂新建的厂房,林乔站在办公室窗前,手里捏着一封来自深圳的信函。窗外,工人们正忙着将最新一批丝绸制品装车,这些货物将通过新开通的铁路线直接运往香港,再销往欧美市场。
三年德国留学,五年厂长生涯,如今的林乔已过而立之年,眉宇间褪去了青涩,取而代之的是沉稳与干练。办公桌上摆着的34;全国优秀企业家34;奖状和34;省三八红旗手34;证书,无声诉说着她这些年的奋斗历程。
34;厂长,周老来了。34;秘书轻声通报。
林乔赶紧收起信函,快步迎向门口。已经退休的周厂长——现在大家都尊称他34;周老34;——拄着拐杖走了进来,精神矍铄。
34;小林啊,听说你要走了?34;周老开门见山,眼睛里有掩饰不住的失落。
林乔心头一紧。她还没正式宣布,消息怎么就...
34;别紧张,是方维舟那小子告诉我的。34;周老摆摆手,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下,34;他说你收到了新加坡纺织集团的邀请,要去做亚太区总监?34;
林乔松了口气,给周老倒了杯茶:34;不只是邀请...我在考虑自己创业。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想试试自己的能力边界。34;
34;好啊!34;出乎意料,周老一拍大腿,34;年轻人就该有这股闯劲!当年我就看出来了,你不是池中物。34;
林乔眼眶一热。十年前那个改变命运的广交会,正是周老力排众议让她参加,才有了后来的种种机遇。
34;周老,我...34;
34;别这副表情。34;周老笑着打断她,34;红星厂能有今天,多亏了你。从引进德国技术到股份制改革,从年亏损两百万到如今年创汇千万美元...你对的起这个厂,对的起工人们。34;
说着,周老从随身带的布包里取出一个红布包:34;临走前,给你这个。34;
掀开红布,是一朵略显陈旧的大红花,正是当年林乔第一次拿下德国合同时戴的那朵。
34;留着当个念想。34;周老声音有些哽咽,34;记住,红星厂永远是你的家。34;
送走周老,林乔久久不能平静。她拉开抽屉,再次看着那封邀请函——新加坡方面开出的条件极为优厚:年薪十万美元,股权激励,全球业务资源...更重要的是,对方看中她既懂中国制造又了解国际市场的独特优势,愿意支持她创立自有品牌。
34;系统,如果是你,会怎么选?34;她下意识地在脑海中询问,随即哑然失笑。
电话铃声打破了沉思。
34;林厂长,方处长在一线等您。34;秘书通报。
方维舟...这个在她生命中时近时远的名字,让林乔心跳漏了半拍。十年过去,他已从当年的省轻工厅处长升任省经委副主任,是全省最年轻的厅级干部之一。而两人的关系,始终保持着那种微妙的平衡——比同事亲密,比恋人克制。
厂区大门外,方维舟倚车而立,依旧是一身笔挺的中山装,只是眼角已有了细纹。见到林乔,他微微一笑,递过一个精致的木盒:34;听说你要走,给你送个临别礼物。34;
盒子里是一方紫檀茶盘,与她珍藏的那套茶具正好相配。
34;还记得这个?34;林乔惊讶地问。
34;当然。34;方维舟目光温和,34;当年送你茶具时,就想配个茶盘。后来工作太忙,一直没找到合适的。34;
两人沿着厂区新修的林荫道慢慢走着。十年前这里还是简陋的平房车间,如今已是花园式厂区,拥有五栋现代化厂房和近千名员工。
34;决定好了?34;方维舟问。<
第389章 远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