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85章 档案室的过往[1/2页]

末世囤货,只为能生存 京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确认了基地四周暂时没有危险,姜美人收起了枪,带头走进档案室。
     她带着手套,撬开其中一台铁柜,将几叠厚重的资料压在桌上,又用随身的密钥插进主控终端。
     屏幕上弹出权限验证提示,姜美人低声说:“这里可能藏有我们急需的答案。
     如果有线索,一定在主机里。”
     手指飞快敲击,她陆续输入了三组代码。界面延迟了两秒,终于出现了加密文件夹的图标,上面用红色标记着“曙光计划:起源与演变”。
     文件夹中罗列着大量扫描件、会议纪要和视频片段。
     姜美人打开了最早的那份报告,“‘曙光计划开头的名字是‘基因修复项目,负责人是汪丽娜。
     从启动那天起就不是保密项目,最早是想用病毒载体治疗遗传疾病,尤其是免疫缺陷。”
     她翻到成果部分,蓝娜娜凑上来,指着屏幕上的分子结构图,“看这个,病毒经过特殊设计,只会感染带标记基因的细胞,植入预先编码的DNA。
     这种技术搁在现在都是突破口。”
     我皱了下眉,接过一份打印件。“他们最初的目标其实很纯粹,报告里全是治病救人的术语。
     可惜这种研究只要有军事价值,就很难控制会走向哪里。”
     一份时间轴报告紧接其后,蓝娜娜细细地比对纸质文件,“从这页起,感染机制和插入序列流程彻底优化。
     很麻烦的一种设定,但如果用在疾病防控,确实新颖。”
     姜美人开始往下快速浏览,随手点开“军方评估”文件。
     这份报告词汇完全变了味,写得很直白——“选择性人口调控”、“生物特性强化”、甚至有一整栏罗列军事应用方向。
     她停下来,盯着我说:“就是这里,‘基因修复项目成了‘曙光计划。
     从治病,变成造人或者改变现有人口结构。”她把一堆会议纪要推进我面前,“汪博士当初竭力否决,但到了节点上,她突然同意搬迁实验室,还申请了新一轮预算。”
     蓝娜娜挑了挑眉,把一封邮件调出来,那封邮件发件人正是汪丽娜:
     “如果无法阻止他们,至少我可以确保技术不被完全滥用。
     我会在项目中建立安全机制,为未来留下希望的种子。”
     我盯着屏幕想了片刻,姜美人用笔轻点桌面,“她也知道自己可能拦不住,只好用曲线救国那一套。”
     我问:“她当时有没有实际行动?”蓝娜娜翻着材料,“有,只是技术细节没披露,她叠加了多个限制模块。
     看这些备忘录,她用分型存储、授权激活之类的方法,等于说让后面的人全都绕不过去本人的初始授权。”
     姜美人找出一摞加密档案,她用最高权限再试密码,终于弹出一个新窗口。
     标题写得直白:“系统原型设计与持有者选择标准”。
     她点开第一页,内容显示:
     “系统技术乃曙光计划核心,不仅为防御设计,更为遏制开发的病毒失控做最后防线。
     该系统通过对病毒编码层级的深度解析,可直接与目标进行信息交互及篡改。”
     她滑到后半段,那里有持有者筛选标准一览。
     “选拔不只考虑基因兼容,还测性格、压力承受和抗体水平。
     名单里——”她指了指我,“卫新,优先级最高,匹配度几乎满分。”
     我手指有些发僵,凑近端详,那里写着:“卫新——综合评分99.8%。
     主控激活优先。需定期心理状态评估,分阶段解锁高级权限。”
     一股奇异的晕眩感袭来。我额头冒汗,眼前浮现几个断断续续的片段:洁白墙壁、刺鼻药水气味,模糊的面孔俯视,冰冷注射器抵着手臂。
     片刻后,强烈的异样感消退,我伸手撑着桌沿。
     蓝娜娜看着我,“你的反应这么大?你真的都忘了吗?”
     我尽量让声音平稳,不让她们听出慌乱,“从小到大没听说过这种事。
     ‘卫新确实是我的本名……可我真记不得和‘曙光计划有任何关系。”
     姜美人低头在纸上快速记录,“那报告里还提到,系统会根据持有者的特性自适应调整,分时段限流,等到达到完全共鸣状态时再彻底解锁。”
     她把这一条划红线:“换句话说

第785章 档案室的过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