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吴余边做着鞋子边在心里嘀咕着,小五这小子太能折腾,穿的鞋子比大人都要费。
     不做双耐穿的,没几天就得露脚趾头了。
     至于一大家子的棉衣棉被,基本上是胡玫在做,她们也就能省下不少时间。
     两人就边做着针线,还时不时抬头看看外面的一众小孩儿。
     顾辞听到动静,回头就看到紫大山一屁股坐到了门槛上,眼神呆愣愣的,不知道在寻思个啥。
     “起来了,”顾辞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儿,轻声说道,“午食在锅里温着呢,自己去吃。”
     紫大山听到老妻的声音,总算是回过神来:“嗯。”
     站起身来,紫大山并没有去后院吃午食,而是来到紫宝儿的扶贫处。
     没错,紫大山看到的那破番上一坨坨的碳灰,就是这三个大字“扶贫处”。
     紫宝儿自封为扶贫处处长。
     小四和小五,分别是扶贫处大管事和二管事。
     至于紫三郎,则是扶贫处小二。
     说好听点是小二,说不好听点就是跑腿儿的。
     为此,小五管事还着实嘲笑了他家阿爹许久。
     “下一个,”小四扯着嗓子喊了一嗓子,压根就没注意到他家阿爷到来,“赵纪和赵常。”
     赵纪和赵常,就是赵黄氏的孙子、孙女。
     赵纪七岁,赵常五岁。
     两人之所以来得有些晚,完全是因为他们都想着多捡些柴火,多换点铜板。
     他们家粮食不多,都是省着吃的。
     这段时间,仅有的一点点黑面,每天阿奶都是用手指搓来搓去,搓那么一点点放到锅里煮,煮出来的基本上就是稍微混浊些的清水。
     就连这样的清水,阿奶都是舍不得喝的,都是留给他们兄妹。
     他都好几次听到阿奶在茅房里呻吟。
     他知道阿奶肚子胀,却又拉不出粑粑。
     那种痛苦他知道,因为他也是如此。
     兄妹俩就是单纯地想多捡柴火,根本就没有考虑小四是不是在骗他们。
     赵纪听到叫他和妹妹的名字,就拖着柴火上前,交给紫三郎,又转身回去把妹妹身前的柴火也拖过来。
     紫宝儿看着他的动作,暗暗点头。
     这个娃娃可以培养。
     紫宝儿之所以一定要亲力亲为,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前考察一下村里孩子们的秉性。
     她今儿个可是已经发现了不少值得培养的好苗子。
     比如,小五的小伙伴儿赵宏。
     再比如,眼前的赵纪。
     知道关爱妹妹。
     赵常,也是眼神清亮澄澈,很灵动的一个小姑娘。
     还有就是那个捡来的小哑巴赵晨曦,都是很好的孩子。
     并且,紫宝儿在接过赵晨曦的竹签时,还偷偷碰触了他的脉搏,并不是天生哑。
     虽然,她现在不能做什么,但是,并不意味着她以后也不能做。
     “六斤七两。”紫三郎嘶哑着声音大声吆喝道。
     同样,他随手递给兄妹俩一根大的竹签和十七根小竹签。
     一根大竹签相当于五斤重量的柴火。
     随着紫三郎的报数,孩子们都“哇哇”的,羡慕的不得了。
     这还是到目前为止,紫三郎发出的第一根大竹签呢。
     赵纪和赵常兄妹俩也对

第179章 明儿个得赶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