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夜幕下,山里的气温骤降,除了沙沙的雨声之外,一片死气沉沉,带着不明状的危机感,气氛压抑。
     我们拿着手电筒走在前面带路,还是按照昨天进山的路线,后面跟着十几个搬运工,除了肩上扛着支撑架和木板之外,还大包小包的背着沉甸甸的物资装备。
     不过好在他们都是山里人,又都是邢黑狗精心挑选的精英,不仅身强体壮耐力好,很重要的是对山里的路况十分熟悉。
     这一路上也没出什么意外,差不多在深夜十点钟,我们就安全到达了商周墓的位置。
     可能是晚上的深山除了雨声之外,过于静谧,旁边十八道沟的水流显得比白天动静还大,“哗啦啦”的冲刷着两边的沟壁,不时还能听到大块的泥土剥落,掉入水中的“噗通”声。
     到了地方后,我们也没休息,邢黑狗立马安排望风的几人分散开,占据在周围的每个高点位置,有什么异常随时通过对讲机联系。
     在这北邙山腹地的半山腰,周围灌木丛生,深夜里又在下着雨,环境恶劣,除了鬼之外,非特殊情况下,大概也不太可能会有人来这里,所以我们也放心的把探照灯打开,十几道黄澄澄的光束在密林里乱晃。
     二叔卸下身上的背包,先是指挥着手下把帐篷搭起来。
     帐篷特意用的纯黑色,把四个角用绳子绑在四边的树干上,再稍微倾斜一点,防止中间积水。
     在帐篷搭起来后,我们这边也没闲着,杨老大在帐篷下清理出了一片空地,又用铁铲划了一个盗洞的位置。
     这也是我们提前就的勘探好的地方,大概在墓冢的边缘。
     之前说过,商周时期的大型竖葬坑是倒三角的漏洞形状,也可以想象成把金字塔倒过来,塔尖的位置就是核心椁室。
     也就是说,上面的封土堆很大,但下面的核心椁室很小(这个很小是对比封土堆)。
     而想要打盗洞直达深埋地下二十五米深的椁室,首先就要摸清楚整座墓的规模,找到封土的居中点,因为椁室就在封土堆的正中心位置。
     要是找不到墓的居中点,就算是累死都找不到椁室。
     这就是土葬坑与砖室墓的最大区别,全都是专业的知识点。
     经过我们昨天对这座商周墓的仔细勘探,基本上已经大致的确定了,椁室的位置稍微偏塌陷区西北一点。
     如果下面的椁室规模大一些的话,那也算是在塌陷区的下方。
     我们把盗洞选择在了封土的边缘位置,距离中心点的椁室大概有五六十米远。
     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在这个边缘位置打下去至少二十五米深,然后再朝着中心点横向五六十米,去寻找椁室。
     即便是一切顺利,这盗洞的总长度也要八九十米!
     杨老大用铁铲划的方形盗洞直径有一米二的宽度,相比较普通的盗洞要稍微大点。
     这是为了方便下支撑架和木板,既能容人轻松转身,还能最大化提升木板的

第374章 搭阴桥,走龙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