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4章 国士[1/2页]

大明伪君子 张三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哗”整个人群炸瞬间开了锅。
     孙掌柜更是直接蹦了起来,抓住身边一个年轻人急道:“小兄弟,刚才那信使喊什么?”
     “哪,哪大捷了?”
     年轻人也激动的放声大笑,拍着孙掌柜叫道:“老爷子,是山西静乐大捷,您孙子在的静乐,陈青天阵斩十万呐”
     “哈哈哈,哈哈哈静乐,是静乐哈哈哈”
     在人群欢呼声中,萧铎纵马一路狂呼,直奔皇城。
     与此同时的乾清宫内,大明景运皇帝朱君洛,正与他的臣子们激烈争执。
     小皇帝御驾亲征的想法,遭到了包括内阁首辅李承宗在内所有官员的强烈反对。
     哪怕是铁杆帝党的刘应物和苏昙,这次都表示了强烈反对。
     无他,没有任何一个臣子,希望头上的君王,是一位大权独揽生杀予夺的冷血帝王。
     洪武时期的大恐怖还历历在目,官儿可不希望重新回到那个时代。
     剥皮实草呀,六十两就剥皮实草呀!
     把皇权关进笼子,皇帝成为高高在上的牌位,是国朝每个官员无言的默契。
     然而景运帝不认可!
     大明已经建国两百余年,种种前因在时间的推动下,渐渐结出了恶果。
     昔年太宗皇帝曾酒后无奈感叹,再大的王朝也过不了三百年的关口。
     要按这个时间算,大明也就还有七十年的国运。
     也许他安安稳稳的走老太师的施政路线,能做个太平天子。
     可后世之君又该如何?
     眼下一切还未到最糟糕的时候,改革还来得及。
     他还年轻,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如果再等几十年,后世之君面临的问题只会更加棘手。
     难道要在史书上留下明实亡于景运的恶名?
     绝不!
     想要改革重铸大明,他这个皇帝必须有足够的威望,必须抓住足够的权力,才能震的住!
     而没有什么功劳,比军功更能服众!
     “朕意已绝,卿等无须在劝”
     “昔年太宗迁都北京城,就是天子守国门之意,朕不敢愧对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正月初九,朕亲率龙武卫出征,京中大小事务交由李阁老与武安长公主共同决策”
     众臣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重重帷幕之后,期待这位素来公正大气的长公主殿下,能开口劝说一番已经魔怔的小皇帝。
     然而他们最终失望了。
     短暂沉寂后,帷幕后传来长公主清冷的声音。
     “臣遵旨”
     众臣一听无不躁动,李承宗更是气的眼睛一闭,心里猛然突突几分。
     可前面各种理由都说尽了,再想硬阻难道要抗旨不成?
     李承宗只能长叹一声,出班躬身领命。
     “臣等遵旨”
     其实要是皇帝调京营或者其他部队,他还有办法找到借口。
     然而龙武卫是太宗亲设的皇属私军,所需钱粮兵器等等,根本与朝中六部无关,自然也没有相应的借口。
     这也就是为何以他为首的群臣只能劝,却不能直接拒绝的原因所在。
     如今陛下主意已定,他也无能为力,只能选择遵从。
     然而他这一声遵命,可气坏在场一人,正是严刚严子穆。
     “陛下容禀,臣有话要说”
     五年的牢狱之灾,非但不曾磨灭这位的锋芒,反而把这位打造出了一身的钢筋铁骨。
     闻听李承宗怂了,严刚眼角眉

第264章 国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