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8章 欲要治水[1/2页]

大明伪君子 张三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静乐,或者说整个山西,今年要有灾,大旱灾!
     陈牧从来没想过,也不敢相信,这么一个浑身老农模样的水工,除了对水文了如指掌外,居然还会预测雨水多寡!
     这不是司天监的活么?
     “刘大垒,休要危言耸听,什么大旱,去年雨水这么大,怎么可能大旱?”
     “县...抚...大老爷,这么大的事,小人不敢妄言呀”
     刘大垒站在堂下,脑门上那旱水就没停过,然而涉及到自身专业领域,依旧侃侃而谈,并未有丝毫迟疑:“去年雨水大,不代表今年雨水依旧如此,谚语里也说过久旱必涝,久涝必旱的道理”
     “小人世代水工,家传有九种观水之法,可无论那种观察,最少是静乐县,最大可能整个山西,今年都必有旱灾,而且是数十年未有之大旱”
     陈牧见其说的有板有眼,言之凿凿,一颗心也不由得悬了起来。
     这次大乱造成的破坏太大,半个山西省都被卷在内,哪怕将蒙古鞑子顺利驱逐,安定民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如果这时候真的来场全省大旱,百姓根本挺不住。
     为了求活,闹出民变都是轻的!
     陈牧阴着脸,眼角眉梢都在跳,好半晌才继续问道:“刘大垒,这乃是天大的事,你可确定?”
     “确定”
     刘大垒咽了口吐沫,盯着眼前的青天大老爷,想着这位到来后的种种,终于横下一条心,这一字一句道:“刘大垒愿以性命担保”
     陈牧闻言忍不住长叹一声,此刻心中再无侥幸。
     能让一个老实巴交的水工赌上身家性命,只能是其对此事有着确凿的把握。
     专业的事找专业的去做,陈牧没有丝毫作为巡抚的架子,立刻虚心请教。
     “既然能来,必有应对之法,赈灾宜早不宜迟,刘水工还请教我”
     陈牧猜的没错,刘大垒来见他就是为了献招的,闻言想都没想,就从怀中掏出一摞麻纸,恭恭敬敬的递了过来。
     “大老爷,您请看”
     陈牧亲自伸手接过,只看了一眼就面色大变,等他翻看一遍,更是一屁股坐回椅子上,自嘲道:“刘大垒呀刘大垒,你是真看得起本官,也是真给本官出难题呀”
     刘大垒慌忙跪倒,拜道:“小人不敢”
     “算了,起来吧”
     陈牧挥了挥手,指着那一摞图纸:“你想逐层筑坝,以此缓解旱情,的确是个好办法”
     “只是所需钱粮物资却不是小数目呀”
     刘大垒搓了搓手,干笑声中透露出一抹老农特有的狡黠:“这不是大老爷您在做主么,换别的老爷,小的烂肚子里也不会自找麻烦”
     他这话一点不假,更有一层家族血泪。
     元朝末期,他先祖在山东任职,曾进言过一次洪灾,结果被以妖言惑众之名处斩,最后全家隐姓埋名逃到的山西,洪武开国才继续出山,
     这此次他提议之工程浩大,远飞静乐一个县所能承担,若非陈牧如今这身份,哪怕还是静乐知县,刘大垒也不会说出此事。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一旦大老爷回到去了太原巡抚衙门,他一个水工可再也见不到了。
     陈牧苦笑摇头,心中愈发感觉这名声,有时候真是一把双刃剑。
     “诶,你先下去吧,这事本官知道了”
     刘大垒没得到准信,心中多少有些失望,不过他也能理解,这种事哪是一朝一夕就定的,大老爷总要调查才是。
     这么想着他也就想通了,立刻躬身退去,将难题丢给了巡抚大人。
     “是,小人告退”
     陈牧挺了挺腰,将手中的图纸递给了吴德昭。
     “现在你是知县,对此怎么看?”
     吴德昭人都麻了,这时候想起他是知县了,要不要把县衙还给他?
     “下官唯抚台之命从事”
     “诶呀,你如今是正印官,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

第318章 欲要治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