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0章 如此侯爷[1/2页]

大明伪君子 张三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郭桓之所以当初敢跟陈牧打包票,是因为他与张之极昔年有同袍之谊,战场之上也曾互相救援,俩人相差十几岁,算是忘年交。
     战场上得来的交情,往往更长久几分。
     然而世间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再好的感情在利益面前,也如纸糊般脆弱。
     俩人相见自然不胜欣喜,共话别离开,忆往昔峥嵘岁月。
     然等热乎劲过去,郭桓惊讶发现自己错了。
     张之极他变了!
     曾经的张之极是一员悍将,性情暴烈如火,手中三十斤狼牙棒舞动如风,战场之上几无一合之敌。
     可如今的宣府总兵官,继承谷彰侯爵位的张之极,却已经是一个典型的勋贵官僚。
     一别官场十余年,物是人非。
     权利,使人腐败,张之极也不能免俗。
     俩人的分歧就在于军事指挥权上。
     按陈牧的巡抚令,由郭桓全权指挥二十余万众,这其中包括定国军大部十万,山西镇赵玉统帅了当初南下的部分共一万七千人,山西都指挥使司佥事兼汾洲卫指挥使朱然所部各卫所援兵两万,延绥镇援兵两万,宣府四万,河南援兵两万,
     其他人对此都没有异议,一则是郭桓资历在那摆着,胡须花白的老将顶盔掼甲自带震慑气场,二则巡抚陈牧有正式委任文书,这些人有自知之明,知道肯定争不过。
     可张之极却不同意!
     无他,这位心里是有火的。
     当初山西大乱之时,作为宣府总兵官的他认为自己已经是平叛的不二人选。
     毕竟无论是军力,地位以及战场经验,他都是当时最合适的人选,朝廷也的确下令命其平叛。
     张之极一路出宣府,沿途收复失地,成功打通支援雁门的道路,并帮助雁门守军挡住了蒙古的进攻。
     他已经感觉到自己的爵位有隐隐上升的势头。
     然后……谁想到天上掉下来个陈牧!
     这么大个宣府总兵官,在雁门关一憋就是两个月,看着那个年轻人三天一进步的窜上了巡抚高位,节制各路兵马,手握十余万大军。
     说不嫉妒是假的,他嫉妒的眼睛都红了。
     后来见陈牧圣眷正浓,长公主又来信抚慰,他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可认命归认命,你陈牧放权,居然放给了郭桓,这让张之极接受不了了。
     论官位,他是宣府总兵官,郭桓复官现在也是个副总兵。
     论爵位,他是谷彰侯,郭桓的伯爵爵位已经被削了。
     论兵力,他宣府两万铁骑共四万兵力,数量上不如那所谓的定国军,可精锐犹有过之。
     所谓的定国军,底子不还是大同边军么,谁不知道谁几斤几两!
     怎么算,这个指挥权,张之极都认为自己最合适。
     可偏偏就给了郭桓,这令其大为不满。
     人只要一不满,就开始找茬。
     初时其还顾念一些过往情分,做的并不明显。
     可后来越来越明目张胆起来,气的郭桓好几次都想抽刀活劈了他。
     现在蒙古大军已经陆续北反,按计划明军需要徐徐而进,分段狙击,争取救出更多的百姓。
     故此分兵协同,多线出击就是必然的。
     可张之极攥着宣府人马,并不配合,执意单独领军。
     这如何使得!
     这要是陈牧下的命令,因为有节制宣府的正式任命在,他张之极不听也得听,可偏偏是郭桓,他可节制不了张之极,而陈牧的委任,还不足以令其信服。
     “郭帅,蒙古鞑子正在肆虐,军情如火,不可懈怠。我们这里耽搁一个时辰,也许就有成百上千姓冻饿而死,您老历来爱民如子,如今何忍呐”
     军帐之中,张之极顶盔惯甲,拱手一礼,侃侃而谈,姿态做的十足,可说出的话却令郭桓气恼不已,老将军仿佛闻到了那些狗屁文官的味道。
     一般的避重就轻,一般的扯虎皮扣帽子。
     郭桓抬手瞧了瞧桌案,

第330章 如此侯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