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妍儿从角落里走了出来,对宋江和吴用拱了拱手,说道:“在下倒是觉得吴先生的想法有些偏颇。”
吴用没想到赵妍儿会出来反驳自己,于是问道:“中官何出此言?”
赵妍儿道:“天下英才不拘一格。读书识字虽是好事,却没有必要强迫别人入学。”
吴用反问道:“中官也懂办学?”
赵妍儿道:“谈不上懂得办学。”
吴用便道:“既然不懂,中官就莫要妄言。”
赵妍儿道:“只是奉帝姬之命,建过一个义塾。学生不多,现在约莫百十来人。倒不知吴先生这种懂得办学的人办过什么样的学塾?”
吴用在家里办过私塾,人最多的时候有过十几个,总是没有超过二十。
赵妍儿这样说了,吴用脸上一阵阴晴,然后立刻来了一招以退为进,说道:“这么一说,倒是宋中官适合办学,不如就请中官帮忙。在山上再建一所百十人的学塾。”
赵妍儿若是接下学塾的差事,吴用就能让她永远下了不了梁山。吴用这是算准了赵妍儿不敢接话。
但吴用显然错误的估计了赵妍儿到梁山来的目的。赵妍儿听了吴用的推脱,立刻抱拳道:“既然吴先生如此信任在下,在下便帮梁山建个学塾。”
吴用听赵妍儿答应下来,不禁一脸错愕,暗想:“这宋铁不是孟浪之人,竟然答应下此事,难道其中有诈?”但他话已出口,只能求助的看向宋江。
宋江也有些意外,但他身为寨主,不好轻易下场说话,况且赵妍儿终究算是客人,人家答应帮忙,又怎么好出言反悔?于是宋江又看了一眼宋清。
宋清心领神会,出言道:“宋中官是客人咱们如此劳烦人家怕是不好。”
朱仝却在此时开口道:“人家宋中官愿意帮忙,咱们再推脱,反倒是显的不爽利了。”
朱仝是宋江亲信,他突然站出来说话,其他人便也没有顾忌,家有子弟的好汉纷纷表示应该请宋铁来教书。
山上娘子在宋铁住处开完会后,大多回家和家中男人说了私塾的事情。众人虽然各有想法,但不想将孩子交给吴用都是真的。
见众人都支持一个外人,而不支持自家军师,李逵便仗义执言道:“要做私塾的先生,还是要有些本事的。俺知道军师最能掉书袋,却不知道那阉厮有甚学问。”
武松立刻喝问道:“你骂谁是阉厮?”
李逵赶紧岔开话题:“有本事就与军师比试一番文采。”
众人还没说话,吴用先道:“铁牛有所不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文采若是相差不大很难评出高下。说什么比斗,我看还是算了。”
李逵觉得,自家军士怎么也是教书先生出身,那宋铁一个阉人,说白了就是宫里使唤的下人,怎么可能是自家军师的对手?
只是吴用心里也清楚,皇宫大内出来的宦官,很多是在内书房学习过的。自己这种只读了基本圣贤书的乡村教师,未必是人家的对手。
宋江见吴用有些露怯,又看众好汉竟然都支持宋铁筹建私塾,便想将事情揭过去,于是说道:“既然大家意见相左。这事儿可以先缓缓,转天再说。”
谁承想那宋
第214章 忠义堂上歌声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