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季汉这段时间,除了那场血战中,损失了不少主力战兵外,似乎一切都很顺利。
     只是随着军营移动,季汉军中,有个文臣,心中总觉得不妥。
     这人便是季汉的卫尉,南阳陈震。
     演义故事里,他本是袁绍部下,后来在刘备得了荆州后,辗转投入刘备麾下。
     历史上的他,也的确是刘备在荆州时加入刘备麾下,跟着刘备一起平定益州的。
     这个时空中,则是在刘备来依附士颂时,加入刘备麾下。
     这么多年下来,也算是季汉群臣中,颇受刘备重视的文臣了。
     这次迎战士颂,他的主要工作,便是负责刘备军队的后勤辎重。
     “陛下,这次军营移动,连营锁城,不知有无缺漏。”
     “近闻丞相在淮南,大败陆逊,也分兵派关兴北上支援一二,陛下何不将我军移营之地,画成图本,问于丞相?”
     刘备见陈震找自己,不是汇报军备物资,开口就是让自己去找诸葛亮请教,心中还是有些不爽的。
     他神色不悦,语气冷淡,应付道:“朕亦颇知兵法,何必又问丞相?”
     一时间,把陈震架在了当场。
     陈震不傻,他听出刘备言语中的不快,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陛下,古人说,兼听则明,偏听则蔽。如今军营布置,事关国家存亡,还请陛下慎重。”
     刘备端起茶杯送客,眼神中带着一丝厌恶。
     他都已经是季汉皇帝了,怎么在所有人心中,自己就必须得有诸葛亮的辅助才能成事。
     他的言语之中,充满了隔阂。
     “若是卫尉大人如此看重,可自行前往各营,画出图纸,送去淮南,询问丞相即可。”
     末了,刘备又补充了一句。
     “罢了,也不必让旁人去送了,就卫尉大人你自己跑一趟吧。当面问问丞相,有何不妥之处,也免得传话之人,言语不清,误会了丞相意思。”
     说完,就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
     等陈震躬身退出之后,刘备的眼神变得冷峻起来。
     “这一次,待我击退士颂,看天下谁能说我只靠孔明,看天下谁能说我不如那曹阿瞒!”
     是的,在刘备心中,一直在隐隐和曹操做对比。
     在他看来,他不过是出身寒微,没有曹操那么好的家世支持。
     否则中原争霸,他哪里会数次败给曹操,被曹操一路赶到长江边上去。
     曹操死了,但是士颂还在。
     只要自己能正面击败士颂,那不就证明自己强于曹操吗?
     刘备的心思,士颂多少也能猜到一二。
     就在刘备完成移营,布置这上百里的连营后。
     士颂也正集合文武,做着战前的准备。
     “那刘备,自以为是,以为烧毁我军粮草后,我军真就没有一战之力了,居然在城外给我连营锁城。哼,真是笑话。”
     士颂冷笑道:“前番我故意两次试探,便是让刘备放心连营。”
     “如今气候炎热,刘备季汉大军,又都进入树林,还轻视我军以为我军不堪一战。”
     说到这里,诸多谋士,和一些武将立刻明白了士颂的意思。
     “原来如此。”
     不少人心中的疑惑,立刻消散。
     其实按照原本的战略计划,士颂的指挥和表现来看,楚国这边是准备和季汉换命,靠着楚国强大国力和物资做支持,耗死季汉的。
     上次士颂不顾一切,贸然挥军压上去血战后,大家都隐隐察觉出来了这点。
     现在士颂突然转变谋略,弄出奇谋去破敌,倒是让他们之中的不少人有些猝不及防。
     不过士颂的转变,在贾诩这样的聪明人眼中,倒是没有任何可以隐藏的。
     贾诩低头轻笑,心里和明镜一样。
     “这腹黑的小子,先前是怕诸葛亮有什么谋略,他不敢应对。”
     “现在刘备自己弄出这么大破绽出来,他又立刻调转方向,拼死想要抓住这个机会。”
     “也罢,若是能一战消灭刘备手上这小三十万人马,季汉不说立刻覆灭,那也要掉层皮,甚至直接被打断脊梁,军事政治,直接断层。”
     “再加上前番血战一场,季汉损失的小十万人,就算是诸葛亮在淮南还有几万部队,纵然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这季汉的血流干了,他又能如何!”
     捋清楚思路后,贾诩在士颂安排谋划之前,提醒了一句。
     “大王,刘备这番布置,必然会派人告知诸葛亮。”
     见众人都转头看向自己,他便不慌不忙地解释起来。
     “那诸葛亮看到刘备连营数百里,又大多都在山林之间,必然会放下淮南之事,不再理会陆逊,而是亲自率领数万军队,前来救援。”
     “大王若是想要一举破刘,还需派出人手,率领一支部队,前往拦截一二。不必击退孔明,只需要拦住他几日,不妨碍我军扫荡战场即可。”
     刚刚还神情得意的士颂,忽然脸色一沉。
     “文和先生的意思,是孔明已经在率军前来的路上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诩闭上眼睛,略微思索,而后道:“应该快了。”
     “我军可派出一支部队,先退过颖水,而后绕路南下,前去汝阳附近,在贾鲁河以及颖水的交汇处,沿河而守,阻拦孔明援军。”
     士颂心中默默盘算一番,确认没有问题后,便大声询问。
     “谁愿领兵,去阻拦诸葛亮?”
     “某愿前往!”
     士颂怎么也没有想到,大声领命之人,居然是马谡。
     不等士颂反应,贾诩率先出言:“并非去守汝阳城,而是在汝阳城北,两水合流之西北,设置军营,阻扰季汉渡河。”
     “沿河布防,关系重大。若是我大军破敌之时,诸葛亮孔明援军忽至,则可能功亏一篑。幼常虽有谋略,但尚未独自领兵,如此去守,恐怕艰难。”
     话里话外,贾诩就是不信任马谡,或者说觉得马谡守不了汝阳一线。
     马谡自然也听得出来贾诩的意思,他心中不忿,上前一步拱手道:“我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追随大王,征战疆场十多年,如何守不得汝阳?”
     士颂也觉得有些不妥,在一旁劝说道:“那诸葛亮不是等闲之人,在淮南击败陆逊之后,定然率领精锐前来支援,只怕不好对付。”
     马谡听士颂这么夸赞诸葛亮,似乎更加来气,大声说道:“大王也太看重孔明了,当年他在荆州,也不过是跟着水镜先生学过几年罢了。”
     “想我马家,自我兄马玄起,便追随大王,辅佐大王成就霸业,我马家传承,哪里比不过他诸葛亮。”
     “今日,即便是赌上我马家这二十年来荣誉,我也要去会一会诸葛亮!他就是再如何多智近妖,我难道拦不住他几日时间吗?”<

第805章 火烧连营(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