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陈洪范和马绍愉惊出一身冷汗,顿时被吓得噤若寒蝉,低头不语,而左懋第却从容起身,言辞激昂地说道:
“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福王登基,实乃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大胆!先皇驾崩前已留有遗诏,指定太子即位,唐王监国,你们却驱逐唐王,擅自拥立新君,如今竟还不知悔改,在殿下面前大言不惭!”
黎玉田闻言,立即怒声斥责,朱慈烺听到这些,也深感意外,他没想到这位有如明代文天祥般的忠臣左懋第竟是来向他讲理的,于是,他挥手示意左懋第继续说下去。
“唐王毕竟是外藩,担任监国之位难以安抚江南人心,且其政令多有不切实际之处,导致江南人心惶惶,这才引发众怒,被迫离开南京。”
左懋第义正言辞地阐述,朱慈烺听后微微一笑,看来左懋第确实是个固执己见之人,说白了便是认死理,不知变通,于是接着问道:“那么,福王登基之后,你们又将孤置于何地?”
“殿下为何在山东滞留数月,不前往南京?以致生出如此祸端。福王登基之事于本朝法度并非无据,实乃众望所归,殿下尚且年轻,可稳居东宫,勤奋学习,待将来登基,造福万民。”
左懋第说完,陈洪范等人心中一惊,暗自捏了一把汗,心中已将左懋第的祖宗十八代痛骂了一遍,唯恐太子一怒之下,将他们一并治罪。
此时,陈洪范刚要抬头解释,却被朱慈烺一个严厉的眼神制止,吓得再不敢吭声。
朱慈烺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左懋第,此人不但固执己见,而且胆大包天,难怪能成为明代的文天祥,其家人也都是忠烈之辈。
据史书记载,京城沦陷、崇祯帝自缢的消息传来,左懋第的母亲陈氏便悬梁自尽,而左懋第本人在任上也政绩斐然,体恤百姓,口碑甚佳。
在历史上,他代表南明出使清廷时,与清廷针锋相对,坚决维护大明尊严,在高官厚禄的诱惑面前不为所动,最终以死明志。
对于左懋第,朱慈烺心中充满敬意,没想到此人如此刻板,而且胆大妄为,竟敢跑到济宁来训斥自己。
在左懋第看来,太子实在不该在济宁做出剥削宗室和侮辱圣裔之事,对朱聿键以远藩身份监国也颇有微词。
最重要的是,朱聿键在江南的施政过于激进,在左懋第看来,如今只剩半壁江山,这样做唯恐破坏江南的稳定。
马士英等人拥立福王后,左懋第反而认为这是好事,可以让太子有足够的时间成长,主少国疑,历来都是国家灭亡的征兆,因此他支持拥立福王。
“满口胡言!你也读过史书,历朝历代,岂有叔侄相让之事?哪一次不是导致同室操戈、生灵涂炭?你的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王永吉对左懋第破口大骂,恨不得冲上去狠狠踢他一脚,但被朱慈烺制止
第252章 执意北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