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们要投降便投降,但这开门之令,让老夫如何下达?大明二百七十七年基业,怎么能毁在我魏国公府上!“
     徐弘基坐在椅子上长叹不已,群臣愿意投降,大势所趋之下他没有丝毫意见,甚至可以跟着前去迎接清军入城。
     但是偏偏这内城军权却偏偏在他手上,若是由他徐弘基下令开城投降,不仅令祖宗蒙羞,他徐弘基也得遗臭万年。
     自从左军到来,他就感觉到不对了,清军坐拥几十万兵马,怎么可能放任左军那么快抵达南京城下,想必是已经降清了。
     而当时全城都是为左良玉歌功颂德,期盼着左军前来解围,谁若是提有异议,不得被群臣喷死,引发众怒。
     所以徐弘基很明智的选择默不作声,还准备些手段,左军与史可法交战之后,他认为凭借京营这六万人马和南京坚固的城墙,是可以支撑几个月的。
     但是援军何在?在山东太子?还是远在已经被赶到福州的唐王朱聿键?但凡朱由崧和群臣有坚守的决心。
     他魏国公府坚守城池,又有何妨?也算对得起大明第一勋贵世家了,可朱由崧和群臣的态度,让他明白,就算死了也是白死。
     于是偷偷服用早就准备好的大补丸吃下,当众吐血昏厥,好以此交出兵权,为的就是不背大明灭亡的黑锅。
     可谁知赵之龙担任总督之后,还没交接兵权,便急急忙忙前往外城招抚左军,弘光帝立即下令关闭了城门,戒严内城。
     于是便造成了现在的局面,他是想跟着群臣投降,但是又不愿意亲自下令开门投降,便僵持在这里,无法决断。
     看着同样着急的儿子,徐弘基知道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道:“罢了,罢了,有什么罪名老夫来承担吧,取我蟒袍来!”
     魏国公府的大门缓缓开启,徐弘基身着华丽的蟒袍,在两位儿子的陪伴下,稳步走出府门,众官员见状,立刻围拢上前。
     然而,徐弘基轻轻挥手,制止了他们的言语:“诸位的来意我已心知肚明,无需多言,老夫自会遵从朝廷诸公的决议,国贼之名,我魏国公府不担,诸位,请随我来吧!”
     言罢,他迈步走向正阳门,众官员紧随其后,频频赞道:“国公爷深明大义,真是南京城百姓的福祉啊!”
     临近正阳门时,却见一群身着青色官服的翰林院官员拦在门口,为首的还有几位身着绯红官袍的高阶官员,刘宗周赫然站在最前。
     “国难当头,你们这些无耻之徒,枉读圣贤之书!竟欲开城投降,将朝廷置于何地?难道你们忘了北都投降官员的下场吗?”刘宗周怒不可遏,厉声责骂。
     刘宗周骂完后,其他年轻的翰林学士也纷纷加入怒骂的行列。一些人在投降的官员中认出自己的老师,当场与之断绝关系。
     投降的官员被骂得无地自容,纷纷低着头,不敢正视阻拦的官员,徐弘基见状,立即下令士兵将这些官员拖走。
     刘宗周拼命挣扎,喊道:“徐弘基!你这个国贼,你徐家世代受国恩,与国同休,你对得起太庙中的先祖中山王徐达吗!”
     徐弘基脸色铁青,严厉地对手下说道:“立即将他们护送回家,并派人严加看管,务必确保他们安然无恙。若有任何闪失,

第267章 南堂投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