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4章 雪融时分[1/2页]

颜韩 芯鑫点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奥斯陆的四月,冬天仍在负隅顽抗。前夜一场湿雪覆盖了城市,清晨的阳光艰难地穿透低垂的云层,在融化的雪水和冰凌上反射出刺眼的光。韩默站在厨房狭小的窗边,手里握着一杯早已凉透的黑咖啡。他的目光没有落在楼下被雪水浸成深灰色的街道,也没有落在远处峡湾蒙着薄雾的轮廓上,而是紧紧锁定着街对面一栋不起眼的砖石公寓楼。
     三天前,一种久违的刺痛感在他胸口的伤疤处苏醒。不是警报般尖锐的灼痛,更像是一种持续的、低沉的嗡鸣,如同远处传来的引擎震动。它微弱,却顽固,像一根看不见的线,从那里延伸出去,指向未知的源头。
     米哈乌坐在餐桌旁,小口吃着涂满果酱的全麦面包。他额头的印记被一顶柔软的灰色绒线帽仔细地遮盖着,只露出几缕浅褐色的发丝。新学校要求统一着装,他穿着深蓝色的羊毛衫和卡其色长裤,看起来和其他九岁的男孩没什么不同,除了过分苍白的脸色和那双过于安静的眼睛。
     “校车快来了。”韩默的声音有些沙哑,视线终于从窗外收回,落在米哈乌身上。
     男孩点点头,咽下最后一口面包,把牛奶杯推到桌子中间。他的动作精确而安静。
     “感觉怎么样?”韩默走近,习惯性地伸手想探探米哈乌的额头,却在半空停住。米哈乌的体温自从北极归来后,就恒定在一个略低于正常值的范围,触手微凉。沃洛申留下的笔记里含糊地提到过这种现象,称之为“能量核心稳态调节”。
     “很好。”米哈乌的回答和他的人一样,简洁得像电报。他背上印着卡通恐龙图案的双肩书包,拉链扣上挂着一个不起眼的金属小圆片——伊琳娜博士的“礼物”,一个能瞬间释放强电磁脉冲的微型装置,伪装成廉价钥匙扣。
     韩默蹲下身,直视米哈乌的眼睛。那双浅褐色的瞳孔深处,偶尔会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幽蓝,如同深水下的微光。这是“融合”留下的痕迹,是米哈乌体内那个更庞大存在的遥远回响。
     “记住,”韩默的声音压得很低,确保只有两人能听见,“只是去上学。观察,听,学。普通孩子会做的。别用…别用‘那种方式去看东西。有麻烦,按那个圆片。或者,”他停顿了一下,“叫我。”
     “我知道。”米哈乌点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很专注。他拉低了帽檐,遮住更多的额头。“我不会看‘线的。”他指的是那种能穿透表象、直接感知能量流动和生命形态的奇异视觉,那曾让他一眼看穿霍夫曼的谎言和TITAN的陷阱,但也带来过巨大的负担和危险。
     窗外传来校车特有的刹车放气声。韩默起身,看着米哈乌小小的身影穿过门厅,打开公寓门,走下楼梯,汇入几个等在街边同样穿着蓝色校服的孩子中。他混在中间,不高不矮,不声不响,像一滴水融入溪流。
     校车的黄色身影消失在街角。胸口的嗡鸣依旧存在。
     韩默没有立刻行动。他回到窗边,像一尊石像般伫立,锐利的目光扫过对面公寓楼每一个可能的观察点——三楼挂着风铃的阳台,五楼窗帘紧闭的窗户,一楼面包店上方空置的小阁楼。没有异常动静。晨光中,只有早起上班的行人匆匆走过湿漉漉的人行道,留下模糊的倒影。
     他需要信息。可靠的、不引人注目的信息。
     ***
     奥斯陆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区弥漫着旧纸张、灰尘和中央空调暖风的混合气味。韩默坐在一台老旧的公共电脑前,屏幕上显示着本地新闻网站的页面。他输入了几个关键词:建筑事故,化学品泄漏,不明噪音,精神异常报告。新闻大多陈旧琐碎,没有值得注意的关联。
     他换了一个思路。沃洛申。这个名字像一个沉入深海的锚点。北极基地崩溃后,沃洛申教授留下的研究资料或被毁,或被TITAN残余势力瓜分,或被各国情报机构封存。但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像沃洛申那样谨慎而多疑的学者,总会留下一些只有特定人才能找到的痕迹。
     韩默的手指在键盘上悬停片刻,输入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字符——那是沃洛申笔记扉页上,用隐形墨水写下的一个坐标和一组十六位密钥。他曾以为这只是某个废弃安全屋的开门密码。现在,他抱着渺茫的希望,尝试将其输入一个早已被主流遗忘、专为学术匿名交流设计的古老论坛搜索框。
     页面刷新。一个孤零零的帖子跳了出来,发布于三个月前,标题只有一串毫无意义的字母和数字组合。发帖人ID:Echo_7。
     韩默的心跳漏了一拍。Echo,“回声”。沃洛申生前与这个地下组织有过秘密合作。
     帖子的内容经过多层加密,需要特定的密钥才能解锁。韩默屏住呼吸,输入了沃洛申标记在他胸口的、融合了七个符号部分信息的抽象图形所对应的数字序列。屏幕闪烁了一下,几行文字浮现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源头未静。碎片流散。当心镜中之影。守望者仍在,目光所及,冰下亦有回响。第七标记非终点,乃路标。旧径已封,新途自寻。勿信表象。
     文字简短,含义晦涩,充满了沃洛申式的隐喻和警告。“源头未静”显然指北极的“源”或守护者的威胁并未真正消失。“碎片流散”可能指TITAN崩溃后流出的技术或标记携带者的信息。“镜中之影”?“守望者”?“冰下回响”?韩默眉头紧锁。最让他警觉的是最后一句:“第七标记非终点,乃路标。”沃洛申创造了第七标记,但他似乎暗示这标记本身还指向更深层的东西。
     帖子没有署名,没有联系方式。它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只留下短暂的涟漪。但韩默确定,这是给他的。沃洛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或者“回声”组织通过某种方式继承了沃洛申的意志,留下了这条线索。
     胸口的嗡鸣似乎与屏幕上冰冷的文字产生了共振,变得清晰了一些。
     ***
     下午三点,融雪的水滴从屋檐有节奏地落下。韩默伪装成一个检查供暖管道的工人,穿着沾满灰尘的蓝色连体服,背着工具包,出现在米哈乌学校对面的那栋砖石公寓楼里。他敲开了三楼挂着风铃的那户人家的门。
     开门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妇人,戴着厚厚的眼镜,怀里抱着一只慵懒的玳瑁猫。她的公寓里堆满了书籍、编织毛线和各种小摆设,空气里弥漫着猫粮和薰衣草香氛的味道。
     “管道?”老妇人困惑地眨眨眼,“我没有报修啊。”
     “例行检查,夫人。”韩默露出一个抱歉的微笑,晃了晃手里一个廉价的、能发出红光和轻微蜂鸣的假检测仪,“整栋楼都在做,确保融雪期不会渗水。很快就好。”
     老妇人嘟囔着侧身让他进来。韩默的目光迅速扫过小小的客厅。窗户正对着学校的操场,

第144章 雪融时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