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而宁静的康阳县十里铺,有一位年轻的书生名叫杨文海。自母亲离世后,他一边刻苦读书,一边辛苦耕耘着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其实,杨文海本是富贵人家的少爷,其父杨亮在江州经营着一家生意兴隆的客栈。杨文海自小便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但得益于父亲的严格管教,他并未养成纨绔子弟的习性,而是一心向学,立志要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然而,世事无常。在杨文海十三岁那年,父亲杨亮带着弟弟杨刚乘船前往扬州,不料途中遭遇大风,客船倾覆,杨亮拼死救下杨刚,自己却不幸溺亡。杨亮与杨刚虽为亲兄弟,性格却大相径庭。杨亮为人豪爽、坦诚,而杨刚则狡猾世故,善于钻营。在杨亮的庇护下,杨刚本应感恩戴德,却在杨亮去世后趁火打劫,勾结族人将杨文海母子赶出家门。母子二人流落街头,幸得杨文海母亲李氏娘家的老宅,才得以安身立命。
邻居们见李氏孤儿寡母,生活艰难,便分了几亩田地给他们。从此,李氏便靠耕种这些田地维持生计。家道中落,李氏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尽管生活清贫,她还是竭尽全力赚钱供杨文海读书。杨文海也不负众望,勤奋好学,很快便中了秀才。
杨文海深知母亲不易,尤其是看到母亲独自在田间劳作,辛苦异常。为了让母亲减轻负担,他瞒着母亲去镇上卖车,用换来的钱买了一头黄牛。有了黄牛后,李氏耕田果然轻松了许多。看着孝顺的儿子,李氏感动得热泪盈眶。
然而,好景不长,李氏患上重病,不久便离世了。杨文海从此孤苦无依,过着形单影只的生活。有一天,他去山里祭拜母亲,归途中路过集市,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正在卖一条黑狗。被关在笼子里的黑狗显得异常可怜,杨文海心生怜悯,便想将它买下作个伴。于是,他走到老妇人跟前,掏出一两银子买下了这条狗。
这条狗似乎非常喜欢杨文海,一点也不认生。每当他念书时,黑狗就会安静地躺在他身边;每当他出门时,黑狗就会看家护院。有一次,一条蛇爬进院子,为了救杨文海,黑狗不慎被蛇咬伤。当时黑狗奄奄一息,杨文海以为它活不成了,没想到它竟然顽强地活了下来。从那以后,杨
三百七十章 书生与黑狗:一场意想不到的救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