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4章 公布战报[1/2页]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钓雪寒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锡山表哥,你手上有股份吗?”
     王锡山摇头,“没有,我爹手上有一些,说是年后就分配给我们哥几个一些。”
     “哎!”
     三皇子叹了口气,他父皇手中股权最多,连东王叔,最近也买了不少,可惜他手上一份都没有。
     实在是零花钱不多啊,开府建衙后,朝廷给他的钱财也花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除了父皇赏赐的皇庄跟店铺外,就只能从他母后的私房钱里面掏出来一些银子。
     其余进项,也就是朝廷给他亲王的俸禄了。
     这一次监督商贸中心的建造,也不知道赵叔愿不愿意在建筑公司,给他们两个一个职位。
     那工部侍郎在煤炭商会当了一个后勤部部长,一年能拿数千两银子呢。
     自己好歹是皇子,工资等级总不能比胡志英一个工部侍郎差吧?
     “哎呀呀,果然啊,这商贸中心是新城,依我看至少能容纳数十万百姓常驻!”
     “没见识,你看看这些建筑,都是用的水泥、钢筋,我都听说了,工匠院的大匠们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这出样跟实物一模一样。”
     “真的?这可是有六层楼,难道工匠院的技术,能建造六层高楼了?”
     “这交易中心也有四楼啊,再高两层,不是问题。”
     三皇子表兄弟两个交谈的时候,已经上了二楼。
     因为穿着商贾的装扮,也没人在乎他们。
     几个商贾,正围着出样在讨论呢。
     三皇子立马竖起了耳朵,这些商贾还真有办法,连工匠院大匠的话语都能套出来。
     “你们看看,这些街道两旁的店铺,有大有小,就是不知道,真正的旺铺在何处?”
     “嘿,吴老弟,你这有点欺负老实人了哈!谁不知道,你吴三眼,看铺子像是有三只眼一样,这街道格局,进出人流都有标志,哪个是旺铺你能看不出来?”
     “哈哈哈哈,谬赞了,都是同行谬赞!”
     “说说吧,看上了那个店铺?让我们也开开眼界。”
     那吴姓商贾闭嘴了,想要套话,想太多。
     大家都是商人,谁还没有一两个判断旺铺的特殊办法?
     “哎,就是不知道爵爷打算怎么处理这些商铺?还有这些房屋,你们来看,这里有庄园,还有宅子,也有类似这样的筒子楼。”
     “嘿嘿,爵爷的想法,咱们如何能猜出?”
     “新城是商贸中心,毋庸置疑,这些店铺最终都是要出售的。”
     “这一点倒是没错,朝廷已经成立了第一建筑公司,从工匠院独立出来,总部都建好了,日后新城的建设,全都落在第一建筑公司身上。”
     “有消息吗?”
     “很少,都说在等爵爷的决断。”
     “也不知道第一建筑公司是否会上市,听说户部的国债快要弄好了,明年开朝就会第一时间公布。”
     
     “锡山表哥,可有听出什么端倪?”
     “这些商贾对新城的房子很感兴趣,还有店铺,看得出来他们都很想购入。”
     三皇子点头,难道赵叔的想法是这个?
     可是,店铺、房屋没有建好,怎么出售?
     没钱又如何建造,真的让建筑公司往里面搭钱。
     或者说,让大渊皇家银行贷款给建筑公司?
     “殿下,也许这些商贾愿意提前花钱。”王锡山堂堂进士,虽然不擅长理财,但是他聪明啊。
     他可是通过了科举的进士啊,智商绝对没问题。
     从这些商贾的言谈之中,便能听出来,这些商贾是真的对这个新城的店铺感兴趣。
     让他们花点钱,提前购入这些店铺、房屋,也不是不可能。
     到时候,建筑集团就能拿着这些钱财开工。
     实在是不够的,找皇家银行贷款就是。
     爵爷当初不是说了吗,建造商贸中心,皇家银行愿意贷款。
     “是了,应该就是如此,赵叔的意思,拿这些人的钱财,先把店铺、房屋建造起来,再交割房产。”
     “这其中,不知道建筑公司能赚取多少,毕竟只是一个出样,这些商贾又愿意出多少银钱呢?”
     “是啊,这才是症结所在。”
     
     赵清虎笑着点了点头,两个孩子都不傻,还看到了其中关键。
     “第一批出售的,只有二十间店铺。”
     “啊?”
     三皇子有点懵,第一批只出售二十间店铺?
     那能得到多少银钱,二十间店铺,按照京城的价格,最多也就是数万两银子而已。
     对于建造一座新城来说,怕是杯水车薪。
     “放心吧,二十间旺铺,拿下三五百万两银子不是问题,有了这笔钱,新城的框架就能搭建起来,等交易中心等搬迁入住后,才是真正的启动。”
     房地产一旦发展起来,第一建筑集团,绝对是大量收钱。
     到时候,怕是每日的进账都十分恐怖。
     要多找几个擅长打算盘的账房,否则算钱都算不过来。
     “三五百万?”
     三皇子震惊,二十间店铺,三五百万,也就是说,一间店铺要卖二十多万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家伙,那些商贾也不是蠢货啊,这么贵,谁会当傻子啊?
     “不信?”
     三皇子老实摇头,“赵叔,太贵了啊!”
     “这还贵?你们小瞧了咱们大渊皇朝的有钱人,这些家伙,数百万两拿不出来,但是几十万两绝对没问题,这些地主老财家,都是挖地窖藏银子的!”
     别人不知道,他赵清虎能不知道?
     京城之内,存款超过两百万两的富户不在少数。
     这还是账面上的,没拿出来,藏在地窖里面的金银,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随着安南、辽东战事结束,流入大渊皇朝的金银财富更多。
     马上,来自海外的银钱,又会大量流入。
     虽说,大部分钱财是流入皇家,但是,这一次跟着出海的商贾也不少。
     皇帝也没有独占利润,还分润了一些给军中勋贵。
     这些家伙有钱了,也是要花钱的,新城购房,就是赵清虎给他们新的高消费。
     宏丰帝作为大渊皇朝最有钱的主,赵清虎在新城已经给他规划了皇室一条街。
     到时候,这条街上所有店铺,全都卖给宏丰帝,从他的内库,掏出来几百万两白银,纳入建筑公司的账户,让建筑公司去推动更多的房地产项目。
     “等着吧,年后还精彩着呢。”
     商贸中心,可不仅仅是一座新城,最重要的是,这里是商贸特区,是有政策扶持的。
     年后就会把商贸城的规章制度公布。
     商人们对利益最是敏感,到时候,这些店铺才是真正的值钱。
     如今,不过是赵清虎在交易中心预热,吊着他们罢了。
     “赵叔,干嘛要等年后啊,过年还有半个月呢。”三皇子着急啊。
     答案揭开了一半,还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百爪挠心啊。
     “商贸中心是有政策支持的。”赵清虎没忍住,还是给出了答案。
     “增加商税,这不是扼制商贸吗?是什么好政策不成?”三皇子下意识就来了一句。
     赵清虎扶额,增加商税,能增加多少,最多就是五成,这还是针对那些超级商贾,每年营收超五百万两的。
     如此商贾,整个大渊皇朝,目前只有两家,其一就是煤炭商会,其二是雪花盐业。
     一旦定下了如巨额商税,那户部手中的股权分配权力就会收回。
     交了一半的商税,还想要分配剩下的利润,赵清虎答应,宏丰帝也不会答应。
     逼急了,他能把好用的陆帧给丢掉。
     五成,还是赵清虎给国库争取的。
     虽说,在这皇权社会,把钱财放进内库,比放进国库好用,可谁能知道,宏丰帝之后,接下来的后继之君是个啥德行?
     皇帝花内库的银子,总比花国库的银子轻松很多。
     国库至少还有文官系统守护。
     内库的管事是太监,是皇家的家奴,皇帝一句话,就能把内库清空,还没人敢说什么。
     正因如此,宏丰帝才答应让步,给了国库如此高阶的税赋。
     再看大渊皇朝上下,也就是曾经的江南盐业,每年的营收能超过五百万两。
     现如今,江南盐业已经是过眼云烟,被雪花盐业打的七零八落,彻底落败。
     大渊皇家银行,今年的纯利润,也才一百八十多万两,这还是大量放贷款给下面的私人银行的结果。
     银行借贷业务,目前,还没有类似房地产商这种大冤种,所以皇家银行赚取的不多。
     好在今年皇家银行的利润是不多,否则,宏丰帝咬牙也不可能同意商税最高等级的。
     大渊皇家银行,赵清虎并不想它的纯利润太多。
     毕竟,皇家银行的唯一股东就是宏丰帝,就算他驾崩了,日后也是传承给下一任帝王的。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让皇家银行,连存款业务都甩出去,再组织一家,类似农业银行的存在来接管这海量存款。
     而大渊皇家银行,就充当中央银行,主持纸币发行,维持汇率,管理金融,稳定经济,彻底成为朝廷行政部门。
     对于这个,赵清虎估摸着,他干到死,都不可能达到这一点。
     “增加商税不是关键,维持营商环境,朝廷出面作保,这才是关键。”
     商贸往来,最为难得的,所有商贾的隐形追求,那就是市场信任度。
     商人们之间,想要建立信任,那是十分困难的。
     唯有朝廷出面,将这部分责任承接下来,能让商贸井喷式增长。
     聪明人自然能看到其中利益,至于蠢笨的,那就只能被时代所

第394章 公布战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