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
郭椿篱骤然看向检测仪。
随着郭椿篱转身,众人皆停下讨论,齐齐瞧向变化的检测仪。
“指示灯亮了!”
“怎么可能!分明刚刚还是暗的。”
“真的亮了?那这分数……”
“不对吧,都是改良种了,绝对不可能!”
“出故障了吧……”
检测仪指示灯亮起,泛着丝丝红光。
郭椿篱语气严肃:
“指示灯亮了,虽然灯光细微,确实是亮了,这种子和我们发放的是同一批。”
郭椿篱发话,有农修并不认同:
“不对,哪里是同一批,改良种的特征已经很明显了,郭道友,这仪器怎么还不灵敏了呢。”
“对啊,抗倒伏,还有其他特征都是改良种的,都不是原种,这可太奇怪了。”
“仪器有问题吧,如果是原种,怎么会种出这些优良形状,基因都不同,除非是变异了,可到底来说变异的种子只要是原种在第一次检测时也能查出来。”
所有人都被“诈死”的指示灯吓了一跳,他们口中说是不灵敏,却也知道,这仪器比先头的仪器精密多了,要是这架检测仪不准确,那就没有准确的了。
郭椿篱隐约的猜测重新冒头,凭第六感她便觉得不对,重测了也证明了她的猜想。
只不过这结果让农修榜的评比陷入了停滞,姜禾的灵植究竟是不是原种,还有待考究,只能等下午的报告出来,方有定论。
在一圈农修中,陶入知同样望向地面上的灵植,黍长得高大,果实粒粒饱满,挂满了整棵灵植,他先前认定了这是改良种,现在再测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只不过这想法之中了一种不可能。
难不成基因变异真种出改良种,还是说只是基因相似但非同一批的子母种?
想到这处时,陶入知被内心的想法惊到。
这绝对不可能,短短几个月时间,刚好是灵植黍从发育到成熟一个完整的周期。
周期无法缩短,拔苗揠长对灵植的损害极大,根本不可能会是这泡沫箱上长得茁壮的灵植模样。
农修场被围了一个透明的灵气罩,在外头的观众可以通过灵气罩直接看清里面的灵植。
当然,多数修士挤不到场地的前方,入座后也能在虚拟屏上看到内部灵植,至于评委间的对话通过扩音使得农修场以外,都可听得一清二楚。
花夕和上官菱湖繁忙之中看了几眼屏幕,一心二用也知道姜禾的灵植差点被错判,连参比资格都有些岌岌可危。
上官菱湖看着熟悉的泡沫箱,一下子便想到上头种的灵植,在她的印象中,好像还吃过黍米做的食物来着,黄色的,口感软糯。
黍糯性极强,冷却易回生变硬,又称黄米。
上官菱湖回想起蒸熟的黄米糕,弹弹的,有些嚼劲,还有与红枣、红豆搭配的黄米粽子,黏糯清香。
糜子面茶也不错,黍成熟后,上官菱湖见姜禾炒制过一回,其磨成粉,开水冲调成糊状再加些甜味营养液,甜滋滋的。
泡沫箱里的灵植黍还只是一部分,灵田之中也有大量的灵植,上官菱湖照顾过其中
第604章 帝国找不出第二个的极品木灵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