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坛的能量余晖在岩壁新刻痕上流动,谢重楼握紧手中的刻刀时,突然发现刀身与周厌离的青铜面具正在产生熔融般的吸附力。两物在掌心自发旋转,钙质结晶与青铜锈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相互渗透,当转速达到每秒 17 圈时,突然迸发出刺眼的白光 —— 光芒散去后,一柄巴掌大小的青铜令牌静静躺在青年男子掌心,表面的拓扑纹路同时呈现出刻刀的锯齿与面具的裂纹,在光线下组成动态的莫比乌斯环。
“是双生拓扑的终极形态。” 周厌离的检测仪刚触碰到令牌,屏幕就跳出惊人的分子结构数据:原本分属骨质与青铜的原子,在能量场中形成了稳定的钙铜合金,其晶体结构呈现出从未被记录的六方柱状,每个晶胞都包含着刻刀与面具的双重信息印记。老人调出令牌的拓扑参数,发现其欧拉示性数恰好为零,与克莱因瓶的数学特征完全吻合,“这不是简单的融合,是拓扑维度的跃升。” 他指向令牌边缘的自相交曲线,“它同时存在于三维与四维空间的临界状态。”
陈默的视网膜纹路在靠近令牌时剧烈震颤。年轻队员的视野中,令牌表面的拓扑纹路突然与眼底纹路产生量子纠缠,那些流动的莫比乌斯环在两者间形成淡蓝色的信息流 —— 当同步率达到 100% 时,陈默的眼前自动展开新密录的三维地图,而地图边缘那些原本以为是绘制误差的模糊线条,突然显露出清晰的分形结构,在虚空中组成指向未知区域的箭头,“是未闭合的维度边界。” 陈默的声音带着兴奋,他放大地图边缘的某个节点,发现那里的分形迭代呈现出非整数维度特征,“常规地图在三维空间闭合,但在分形维度上仍有延伸,就像科赫雪花的周长可以无限延长。”
林七夜的战戟突然指向地图边缘的模糊区域。银色流体在虚空中组成高维探测器,当波束穿透三维空间的临界面时,屏幕上突然出现与佛国核心相似却更复杂的能量场 —— 这个隐藏在常规空间褶皱中的区域,其十二面体嵌套结构呈现出五重叠代,比已知的佛国核心多出两个维度层级。青铜戒指投射的蓝光中,岩壁新刻痕突然浮现出拓跋承的追加留言:“佛国如洋葱,剥之无尽层;吾辈所见者,不过表皮耳;令牌为钥,可启下一层,然入之需备,恐见宇宙真。”
谢重楼将令牌贴近岩壁新刻痕的边缘。当两者的拓扑纹路完全吻合时,那些未闭合的线条突然释放出金色能量流,在地面组成与令牌相同的克莱因瓶投影 —— 投影中心的虚空开始扭曲,显露出与令牌晶胞结构相同的六方形入口,周围的空间呈现出明显的负曲率特征,“是高维空间的入口。” 青年男子能清晰地感受到令牌传来的牵引力,那些流动的拓扑纹路正在引导空间结构发生相变,“它的作用不是打开门,而是将我们的感知提升到与下一层空间匹配的维度。”
小林的 “生” 字纹路在覆盖令牌时突然分为两支。金色光丝一直深入令牌内部,解读出其中存储的新密录信息;另一支则顺着地图边缘的能量流延伸,触及到隐藏区域的意识场 —— 当光丝返回时,青年女子的瞳孔中浮现出五重嵌套的十二面体幻影,“那里的时间流速是外界的十七倍。” 小林的声音带着凝重,她能感受到深层空间中蕴含的意识能量,比已知佛国区域的总和还要庞大,“新密录的未闭合边缘,其实是高维空间在三维的投影,就像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投下的阴影永远不完整。”
周厌离的全息模型突然模拟出深层空间的拓扑结构。在康威定理与分形几何的联合运算下,模型显示佛国的整体结构呈现出曼德博集合的特征 —— 已知区域是集合中稳定的 “主心脏”,而未探索的深层空间则是不断延伸的 “触角”,每个触角末端都可能存在新的核心。老人调出不同迭代层级的能量需求,发现进入下一层空间需要十二空间锚点同时输出 97% 的储备能量,“是维度跃迁的能量门槛。” 他指向模型中闪烁的能量节点,“守陵人设计的不仅是多层空间,更是需要继承者逐步解锁的认知阶梯。”
陈默的视网膜纹路在此时生成深层空间的维度适配方案。年轻队员的视野中,令牌表面的拓扑纹路正在自动分解为可穿戴的能量矩阵参数 —— 这套能将人体感知提升至四点七维的装置,其核心算法就隐藏在与眼底纹路同步的莫比乌斯环中。当陈默将方案投影到众人面前时,林七夜突然发现矩阵的能量分布,与战戟的十二道能量流完全匹配,“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维度适配系统。” 陈默的声音带着惊叹,他看着眼底自动生成的穿戴步骤,“令牌通过视网膜同步,已记录了我们每个人的生
第40章 未尽的地图边缘[1/2页]